220.苯胺鞋麵革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用作鞋麵的苯胺革需要符合某些基本要求,即除了每批革之間的再現性及一致性之外,還必須具有以下特性:①緊密的粒麵(包括腹部);②粒麵細致;③染色均勻;④整張革都具有均勻一致的柔軟手感;⑤適合幹滾摔軟;⑥可以很好保持形態,即彈性不過分;⑦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包括耐撕裂強度、粒麵彈性、耐光牢度和耐加熱泛黃堅牢度。
221.製造苯胺鞋麵革的技術要點有哪些?
(1)藍濕革品質均勻一致是成功的基礎
為了使皮革符合所需要的性能要求,製作苯胺鞋麵革應當首先從均勻一致的藍濕革開始。現代製作苯胺革的目標是盡量少塗些塗飾劑,塗飾劑主要起“化妝品”的作用。要使皮革染色均勻、粒麵光滑緊密和手感柔軟,須以生產品質良好的藍濕革作為基礎。為達到具備上述性能的目的,必須考慮采用以下技術:①用含有殺菌劑的陰離子性浸水助劑進行充分的浸水;②浸灰時使裸皮纖維均勻打開;③必要時進行複灰,以使皮張具有良好的柔軟度,並可保證染色時染料能均勻吸收;④進行灰皮剖層有利於使粒麵達到所需要的光滑度,使皮張的厚度均勻一致,以便鞣製時鉻能更好地分布。
以下幾點是在鉻鞣革生產實踐中所獲得的良好經驗的一部分,對於確保鉻鞣革的品質至關重要:
①使用防黴劑來防止藍濕革上產生黴點,以便確保之後染色的均勻性;②在鉻鞣結束時,不要讓藍濕革停轉時間太長,以防止鉻的固定不均勻。鉻鹽的不均勻吸收會影響以後染色的均勻性;③藍濕革在複鞣、染色、加脂之前要防止過分幹燥。藍濕革上一塊塊幹的部位在染色後色澤較淡,而染料則更深地滲入革內。這些部位的手感會很硬。
(2)複鞣劑要有控製地滲入和積聚到革內的薄弱部位
為了適應鞋麵革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製革廠首先需要生產能夠為這些革提供良好條件的藍濕革。加工藍濕革之前,重要的問題是在以後的每個生產階段必須考慮以下原則,以防止產生鬆麵:
對鞋麵革主要要求之一,就是需要整張皮革都具有緊密的粒麵。為了防止出現鬆麵,一定要考慮到造成鬆麵的原因。
皮革最薄弱的部位是在粒麵層與網狀層之間。鬆麵就是在將皮革彎折時粒麵層與網狀層不同程度地分離。複鞣的主要目的之一正是對這些薄弱部位進行填充。實施該工序一定要保證複鞣劑盡可能在這些部位上積聚。
複鞣劑和加脂劑在粒麵層與網狀層之間的積聚程度,主要取決於皮革的離子性。控製滲透深度主要是通過pH來實現的。但是複鞣劑及加脂劑在皮革結構上均勻地分布,並不能使皮革有緊密的粒麵。
皮革粒麵的緊密度要求越高,藍濕革的削勻厚度越厚,則皮革的pH應越低,這樣才能防止複鞣劑滲入革內太深。不同厚度的皮革需要不同的pH,這樣才能使皮革具有緊密的粒麵層。然而皮革的皮紋細致與否,還取決於所用加脂劑的種類、用量以及滲透程度。
(3)掌握加脂劑的滲透
在加脂階段,要求乳液相對不穩定。這是為了保證加脂劑能從皮革肉麵均勻地滲入革內,並在幹燥過程中遷移到皮革內層。
如果加脂劑太穩定,會造成粒麵層及腹部加脂過度,結果形成鬆麵。為此,需要使用平衡良好的混合加脂劑,可以利用以下加脂劑進行混配:
50%乳液中等穩定的加脂劑,25%乳液穩定的加脂劑,25%未經硫酸化或亞硫酸化等化學處理的天然油或合成油(百分比係按純油脂量計算)。
如果加脂乳液呈酸性(pH為4.0~4.5)或者加入陰離子組分,那麼也可以使加脂劑乳液達到所需的不穩定程度。另外,乳液的穩定性還取決於液比、轉鼓轉動時間以及溫度。
如果皮革需進行比較強烈的合成單寧、植物鞣劑複鞣,最好先進行預加脂,這樣可以使粒麵更光滑細致。
(4)皮革幹摔軟需要加脂劑滲透得深些
要對皮革進行幹摔軟,就需要皮革內層柔軟。要做到這點必須在中和之後先進行預加脂。這樣做對於粒麵緊密度來說是有損害的,但是隻要花紋均勻,某種輕度的鬆麵還是允許的。這樣往往可以得到美觀的粒麵花紋,而這正是幹摔軟革所需要的。
(5)通過透染使皮革保持細致皮紋
在生產時尚的苯胺鞋麵革時,染色已成為一道極其重要的工序,而皮革整飾的目的僅在於使皮革的天然外觀、手感以及質地紋理更為突出。
製作鞋麵革時,往往需要染料完全滲入革內,同時使顏色均勻、革麵亮豔。對於薄的正麵軟革(納帕革)來說,在中和與染色時,pH較高就比較容易使染料完全滲透。不過,這樣做會使較厚的鞋麵革發生鬆麵,但用以下的方法則可以避免引起鬆麵:
①進行中和時,采用具有強緩衝的中和鞣劑來減少皮革的陽電荷;②在複鞣前以較高pH進行染色,然後將pH降低至所需值再進行複鞣;③使用染色助劑以促進染料的滲透;④采用少浴與低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染色。
有些情況下,在皮革橫截麵已染透後,皮革表麵色澤往往仍需要加濃(頂染套色)。
在生產中,為了得到均勻豔麗的皮革麵色,可以使用專門的液體金屬絡合染料在轉鼓內進行表麵套色。皮革表麵染料的結合特別快,而且由於原來的染液差不多已完全吸收,所以對最後的色調不會產生幹擾。
(6)坯革的通過式染色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工藝控製水平比較高,則可采取另一種方法——通過式染色。這需要專門準備的坯革,這些坯革必須具有良好的吸收性並且厚薄均勻。也就是說,特性不明的皮革是不能用的。由於通過式染色的機理與轉鼓染色不相同,所以消除了引起皮革鬆麵的因素。
使用通過式染色技術時,可以通過增加染色液中的溶劑含量(或滲透劑的量)、延長染色時間以及降低染色溫度等方法來促進染料對皮革的滲透。整個染色及固色工藝從開始到結束隻需要很短的時間。但是這種染色方法的缺點是:皮革必須幹燥兩次。
這種染色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可使製革廠在生產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由於染色所用的材料不是藍濕革而是坯革,製革廠可更快地適應市場的需求。根據經驗,生產周期可比通常縮短約一周。
222.鞋麵革浸灰脫毛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①不易脫毛浸灰脫毛時間短,硫化堿的濃度低,浸水不夠和保毛現象的發生,都是造成不易脫毛的主要原因。
②浸灰程度不足導致成革革身板硬,易出現炸麵。
③浸灰過度意味著纖維鬆散過度,導致成革活麵及鬆麵,飽滿度差。其主要原因包括浸灰溫度過高,時間過長,機械作用過強,灰堿用量過大。
④皮垢大和毛根不淨浸水過程和浸灰脫脂不足會造成皮垢不易除去,而浸水後期的pH過高導致保毛情況的發生,以及灰堿量不夠,裝載過多,機械作用不足,都會引起毛根不好除淨。
⑤邊腹部的加大和鬆麵除了原料皮的影響因素外,纖維的過度分散是其主因。
⑥裸皮的肥紋加重和皺紋增多轉鼓過載,液比過小,灰堿量過多和膨脹過度將使它們更加明顯。
223.如何控製鞋麵革的脫灰?
黃牛鞋麵革的脫灰工藝十分重要。脫灰不夠,將影響鞣劑的滲透,導致成革發硬,易炸麵;脫灰過重,會導致邊腹部麵積增大,鬆麵增加。脫灰條件控製如下:
①水量100%~200%,水量越大,脫灰劑滲透到內部的過程越慢,所形成的鹽分溶解越快。
②溫度脫灰溫度控製在25~35℃,溫度越高,消腫越快。
③脫灰助劑適用於鞋麵革的常用脫灰劑包括硫酸銨及一些專業的脫灰劑等。
④pH脫灰後的pH應控製在7.5~8.5之間。過高,脫灰效果差;過低,會造成脫灰過度。
224.如何進行鞋麵革的軟化?
①軟化的液比液比控製在1~1.5。液比太小,將加強軟化的機械作用,引起軟化過度。
②軟化的溫度溫度控製在30~35℃。該溫度範圍對鞋麵革來講,是比較安全的。軟化溫度高,易造成軟化過度,尤其是超過37℃,會導致蛋白質的嚴重流失。因此,低溫長時間軟化是鞋麵革的安全首選。
③軟化酶的選擇市場上的皮革專用軟化劑根據其活性可分為,弱性(500~1000U),中性(1000~1500U)和強性(>2000U)。作用越強,用量應越小。作為鞋麵革的軟化劑,其活性在500~750U已經足夠。軟化的程度將直接影響成革的手感,軟化太輕和軟化過頭,其引起的後果和脫灰有些相似。
在確認軟化完成之後,立即進行降溫和足夠的水洗是十分必要的。
例:黃牛鞋麵革藍濕革加工工藝
①預浸水水300%,溫度23~24℃,轉動10min,排水。水300%,溫度23~24℃,殺菌劑0.15%,脫脂劑0.15%,轉動30min,停30min,共3次;以後每2h轉動20min,總時間18~20h。去肉、修邊、稱重。
②主浸水水300%,溫度24~25℃,殺菌劑0.15%,脫脂劑0.15%,浸水助劑0.1%,純堿0.4%,轉動0.5h,停0.5h,以後每2h轉動20min,總時間18~20h。
③脫毛浸灰水250%,溫度25℃,硫氫化鈉0.8%,脫脂劑0.05%,浸灰助劑0.6%,石灰0.5%,轉動0.5h,停0.5h;石灰1.5%,硫化鈉0.5%,浸灰助劑0.2%,轉動0.5h,停0.5h,再轉0.5h;石灰1.5%,硫化鈉0.2%~0.3%,每2h轉動5min;次日排水,洗1~2次,排水。出鼓、去肉、片皮、稱重。
④脫灰軟化水300%,溫度30℃,悶水洗2次。排水至80%~100%,硫酸銨0.8%,焦亞硫酸鈉0.6%,脫脂劑0.05%,轉動18min,pH 7.5~8.5;軟化酶OR 0.3%,轉動18min,排液;300%水,悶水洗,轉動10min,洗2次。
⑤浸酸鉻鞣水80%~100%,常溫,食鹽6%,殺菌劑0.1%,轉動5min;甲酸0.6%(1∶5稀釋),分2次加入,間隔10min,再轉動30min;硫酸1%(1∶10稀釋),分4次加入,間隔15min,轉動1h,pH 2.8左右;鉻粉2.5%,油脂DLH 0.2%,轉動30min;甲酸鈉0.4%,轉動30min;小蘇打1.6%,(分5次加入,間隔15min),轉動7h,pH 3.6;補水升溫至40~42℃,轉動2h,出鼓,搭馬靜置。
225.中和pH對複鞣染色的影響有哪些?鞋麵革常用中和劑有哪些?
pH大於5.0,複鞣材料滲透得較深;對纖維組織疏鬆的部位填充較差,粒麵的緊實性不足。pH小於4.0,複鞣劑滲透得不深,對纖維組織疏鬆的部位填充的比較好,以獲得緊實的皮革粒麵。
中和程度的強弱也將影響成革粒麵的緊實度。粒麵層的中和全透,適合生產軟革,pH 5.0~6.0較為合適;對於加工粒麵緊實的黃牛鞋麵革,中和時表麵pH要高,而內層pH要低,pH 4.2~5.0較為合適。
鞋麵革常用中和劑的種類有:
(1)中和鞣劑作用溫和無收斂性,具有耐光和高度緩衝作用,沒有中和過度的危險。
(2)碳酸氫鈉(小蘇打)中和作用非常強。用量大會中和過度,並且中和溫度不能超過30℃,不宜單獨使用。
(3)甲酸鈉或醋酸鈉作用溫和,pH低,沒有中和過度的危險,通常搭配小蘇打使用。
(4)碳酸氫銨滲透迅速,非常適合生產軟皮。
226.鞋麵革染色如何選擇染料?
鞋麵革主要有以下兩類品種:①重修麵革:其粒麵缺陷已磨去;②全粒麵革或苯胺革。
對於重修麵革來說,重點應當挑選那些能夠賦予成革濃厚色調而成本低的染料。選用一些滲透性能好的染料配合應用,以確保染料向皮革的粒麵層較深的滲透,避免在磨革時因色層過薄而露底。皮革通過整飾操作所獲得的最終色調是顏料賦予的,也可以將染料溶液進行噴染或刷染,或者是將染料與顏料結合起來應用。對於修麵革而言,轉鼓染色時,一般不需要粒麵的顏色十分接近。
日常生活和起居用鞋的鞋麵革,主要是全粒麵革或輕修麵革,一般都通過染色直接染出所需要的色調。與普通鞋麵革相比,上述日常生活和起居鞋的鞋麵革,在鞣製時應用了較多的合成鞣劑和植物鞣劑,這對於促進染色的均勻(屬於表麵染色型)和增加滲透的深度是有利的。間接染料即被廣泛應用於對這種皮革進行染色,尤其是用來染較為淺淡和明亮的色澤,這是因為間接染料具有良好的染色均勻性且不會造成粒麵粗糙。
能夠成功地應用於小牛皮全粒麵革整飾成苯胺革的染料,挑選的餘地是極為有限的。符合上述要求的染料,必須具有良好的堅牢度和染色的均勻性,而且不褪色,收斂性小(使粒麵產生的收縮極小)。表麵染色的酸性染料以及間接染料,常用來對小牛皮全粒麵苯胺革進行染色。堿性染料(特別是膦型染料)用來作頂層著色,可獲得良好的色調。由於這種染料的染色特別均勻,故能賦予小牛皮革飽滿而鮮明的色澤。
227.如何進行全粒麵鞋麵革的填充?
填充對製作牛麵革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已經超過複鞣的作用。填充時,既要考慮解決鬆麵和部位差問題,又要保證經填充後的坯革粒麵緊實細致、無粗麵和收斂起皺現象發生。所以針對品種不同的坯革,選用量應有所區別,對於鬆麵與不鬆麵的藍濕革在材料的配伍、用量、工藝條件上應區別對待,力爭達到:皮盡其才,料盡其能,為後整飾提供滿意坯革。
要控製好填充,對填充材料的性能必須有充分的了解:樹脂主要吸收於腹膁部位,植物鞣料主要吸收於脊背部;苯乙烯馬來酸共聚樹脂單寧,因相對分子質量單體較大和含氮樹脂單寧一起加入可使腹部填充飽滿,具彈性,且有很好的磨皮性能;丙烯酸樹脂具有選擇性填充作用,提高革的鬆散結構部位的填充,成革手感豐滿、粒麵緊實柔韌、柔軟一致;內填充樹脂,與革內鉻產生強烈的反應而獲得最大的填充和緊實效果,“內填充”過程特別適用於低品質較鬆的藍濕坯革,能夠提升品質,但不能加入到含有高濃度的鉻液中,必須在鉻液吸收充分後方可加入;氨基樹脂,對於革中油脂的分布有利,使其更均勻,主要因為填充樹脂好的水溶性、陰離子特點和對膠原的一定親和力,變性雙氰胺樹脂對真皮的滲透先於油脂,由此降低了革的結構單元和帶陰電荷的油脂粒子間的電位差,造成了加脂乳液向真皮內部滲透和均勻地分布在革內的有利條件;置換單寧,可使鉻革十分柔軟,精細粒麵。
填料用量一般控製如下:
①不鬆麵的全粒麵藍濕革填充料16%~18%;②鬆麵的全粒麵藍濕革填充料18%~22%;③不鬆麵的輕修藍濕革填充料22%~25%;④鬆麵的輕修藍濕革填充料25%~28%;⑤重修不管鬆麵與否用國產填充料18%~22%。
粒麵緊實度和削勻厚度的關係:削勻革厚度1.5㎜的藍濕革,其複鞣材料的用量應少於1.0㎜的用量的30%,而多於2.0㎜藍濕革30%~50%。因為削勻革越薄,其內表麵積越大,需要的填充材料越多。
例:摔軟納巴女鞋革工藝
表8-2摔軟納巴女鞋革工藝(原料:美國藍濕革,0.9~1.0mm)
228.鉻鞣輕修麵革如何填充?
鉻鞣輕修鞋麵革水場填料用量較之全粒麵革要多3%~5%。填料要遵循從小分子到大分子的順序添加。要求所選擇的填料收斂性較弱,也不能太硬,防止出現抓麵、裂麵、板硬現象。
染色後先加液體樹脂鞣劑,參考工藝:
120%~150%水,溫度36~37℃,1.0%~1.5%聚氨酯或苯乙烯-馬來酸酐樹脂鞣劑,3.0%~4.0%丙烯酸樹脂鞣劑,轉動30min。
聚氨酯樹脂鞣劑可選用Levotan C(LANXESS公司),苯乙烯-馬來酸酐樹脂鞣劑可選用KS-1或PR-1,丙烯酸樹脂鞣劑可選以下任何一種:Relugan RE(BASF公司);Baytigan AR(LANXESS公司);Drasil TX(Henkes公司);Leukotan 1084(Rohm-Haas公司);Actan PAC(A.T.C公司);國產RE,ART,CAR,MTA等。
在加下一道材料之前需檢查樹脂鞣劑滲透、吸收情況是否良好,看革的正麵、肉麵是否滑溜,若不滑溜,表明樹脂滲透、吸收情況良好;若滑溜,表明樹脂滲透不好,吸收不良,此時添加0.5%滲透性良好的加脂劑,轉動20min,滑溜情況即可消除。
添加某些合成鞣劑、樹脂鞣劑時必須與分散劑合理搭配,有些分散劑(如Tanigan OS)自身也有一定的填充性能。以下配方可任選一:
①LANXESS公司材料Tanigan OS 2.0%~2.5%;Retingan R7 4.0%~5.0%。
②BASF公司材料Tamol M 2.0%~2.5%;Relugan D 4.0%~5.0%。
③Hoechst公司材料Vernatan OS 2.0%~2.5%;Vernatan R7 4.0%~5.0%。
④Hodgson公司材料Neosyn PFA 2.0%~2.5%;Neosyn DSF3 4.0%~5.0%。
時間40~50min。
一般說來,如果液體、粉狀填料填充到位,藍濕革會明顯增厚(通俗講就是皮已發起來了),鬆麵程度也有明顯改善。
栲膠是輕修鞋麵革最有效果的填料之一,除了能使革身緊實,克服鬆麵以外,還可以增加坯革的可磨性。根據藍濕革的鬆麵情況,用量為3%~5%,用量太多會使坯革死板,有時還會產生裂麵,冬春季尤其要防止出現裂麵。可全部使用進口栲膠(如巴西、南非的荊樹皮栲膠)或進口栲膠與國產栲膠(如楊梅、木麻黃、餘柑)搭配其它栲膠使用,冬春季宜少用,亦可不用。栲膠最好與分散劑或具有分散性能的其它材料一起使用。栲膠填充參考工藝:
150%水,溫度20~30℃,3.0%~5.0%栲膠,4.0%~8.0%合成鞣劑MR-102,0.5% Grassan HLA(Henkel公司氧化亞硫酸化魚油),轉動60min;0.3%甲酸,轉動20min。
液體填料、粉狀填料、栲膠等是在浴液pH為5.2~5.5時添加的,在比較高的pH下,這些材料分子變得相對小一些,容易滲透,當吸收完填料之後,用少量甲酸固定就很有必要了,一方麵通過降低pH,使這些填料分子變大,不容易從皮內跑出來,從而鞏固填充效果;另一方麵,通過降低pH,也使染料得到初步固定。
229.黃牛鞋麵革的加脂應遵循什麼原則?
在複鞣染色完成之後,為獲得柔軟的成革而進行加脂工序,加脂已被看成複鞣的一部分。加脂劑的選擇種類和構成將影響加脂的效果,過多和不當會導致鬆麵;加脂不足使成革僵硬幹枯。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加脂劑種類繁多,價格、品質參差不齊,給製革工作者造成很多麻煩。但是,無論如何選擇,對生產黃牛鞋麵革而言,在完成良好的複鞣填充效果後,要保持成革不鬆麵,盡可能遵循以下規則:
①鞋麵革加脂劑的構成50%中等穩定的油脂(主要是硫酸化油脂),25%穩定的油脂(磺酸化和亞硫酸化類),25%不穩定的油脂(生油及含量高的卵磷脂)。
②不穩定的油脂乳液。
③降低加脂溶液的pH至4.0以下。
④複鞣填充之後加脂之前,充分的水洗。
230.鉻鞣輕修麵革如何加脂?
皮革的柔軟性和豐滿彈性的獲得,一靠各工序的化學作用、機械作用、微生物作用來實現,二靠加脂來實現。
在換液調溫、調液比後,如發現皮革的鬆麵尚未完全解決,可以在加脂前添加蛋白填料再次進行填充,同時提高坯革的耐磨性。
蛋白填料填充參考工藝:150%~200%水,溫度45~50℃,2%~3%蛋白填料,時間30min。
蛋白填料可從下列產品中任選一種:Unifyl B(美國聯合化工公司);Neosyn FD(Hodgson公司);Syntan FP-888(Smit公司);Actan FP(A.T.C公司)。
加脂材料由動物油、植物油的加工產品和合成加脂劑合理搭配,如果加脂浴液的水硬度比較高,所選用的加脂材料還要具有一定的耐電解質性能。油脂組成中應含有一定比例的中性油,輕修鞋麵革水場操作中使用了數量較多的填充性材料,有了中性油,可以滋潤革麵,避免出現裂麵。中性油必須跟其它加脂材料混合均勻後,再用熱水化開加入鼓中。加脂材料中如添加適量油脂分散劑則更好。
全部使用進口加脂劑當然很好,但成本太高,部分進口加脂劑和部分國產加脂劑相結合比較適合我國國情,事實上國產加脂劑確有不少品質優良的品種。鉻鞣黃牛輕修鞋麵革加脂劑用量9%~11%。加脂在蛋白填料吸收後進行(如果確實需要加蛋白填料的話)參考工藝為:
1.5% Grassan HLA,1.0% Ledemlinor OX7(Henkel公司中性油),1.5% Grassan I50(Henkel公司羊毛脂加脂劑),1.0%~2.0% 亞硫酸化蓖麻油,1.5%~2.0%,磷脂加脂劑PF,1.5%~2.0% L-3加脂劑,0.2%皮革防黴劑A26或CJ-11,轉動60~70min;固色至pH 3.8左右,添加 0.5%~0.6%陽離子加脂劑,轉動10min。
231.鞋麵革整理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鞋麵革的整理工藝流程:出鼓搭馬→擠水伸展→真空幹燥→掛晾幹燥→回潮靜置→真空幹燥→振蕩拉軟→修邊→選坯→塗飾
整理很大程度上依賴裝備的先進程度,設備的好壞決定整理的品質,隻要把握好各工序的水分控製程度,那就依靠擠水平展機、真空幹燥機、掛晾幹燥機、振蕩式拉軟機、繃板幹燥機的作用。在幹燥進程中即進行機械作用是不允許的,半成品革水分沿厚層的分布不均勻,容易引起鬆麵,所以必須幹透後再潤濕。
工藝說明:
真空幹燥:75~80℃,時間40~120s,真空度0.067MPa,控製水分40%~45%。在除去部分水分的同時,使革身初步定型。
掛晾幹燥:自然慢幹燥或烘幹,但溫度不超過50℃,幹燥至含水量20%~25%。
回潮靜置:使坯革水分在25%~30%,消除幹燥可能造成的水分不均勻和部分過幹。
振蕩拉軟:調整好振蕩壓力及次數,保證達到成品革的軟度要求又不造成鬆、裂麵的缺陷。
真空幹燥:80~90℃,1~2min。使革身最後定型,粒麵平細。
摔紋軟麵革的幹整理工藝流程:出鼓搭馬→擠水伸展→繃板幹燥→回潮靜置→振蕩拉軟→摔軟起紋→修邊→選坯→塗飾
232.鞋麵革高遮蓋塗飾的方法有哪些?
製革所麵對的問題:幾乎所有原皮都存在不同類別傷殘降低利用率,如頭頸紋、刺劃傷、粗大毛孔、蟲咬傷。從客戶角度要求高遮蓋:易於裁剪,下料鋪開均勻度好,鞋處理傷殘不暴露。塗飾的對應方案有:①壓花,改變傷殘部分的形狀;②壓毛孔紋仿真紋;③增加塗層厚度;④補傷,填平傷殘;⑤磨麵;⑥選用高遮蓋樹脂、填料改變折光率;⑦改變成品光澤;⑧機械發泡;⑨熱發泡;⑩采用視覺效應,忽略傷殘。
233.牛皮修麵鞋麵革如何塗飾?
在牛皮修麵鞋麵革中,開邊珠及寶麗珠係列以其品質要求高及較高的附加值,占據了牛皮鞋麵革重要的地位。一般此類皮革的品質要求是革麵平整、平細,常溫及低溫耐曲折、耐開水泡、耐溶劑等。而大部分廠家的製作工藝流程基本是相似的。一般工藝流程是:磨革→填充→真空幹燥→補傷→磨革→滾底塗→滾頂光。所以要達到上述提及的要求,最主要的還是化工材料的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