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二層革(1 / 3)

258.如何進行黃牛二層絨麵革的填充?

生產鉻鞣黃牛二層絨麵革,有的廠家不用任何填料,有的廠家則填得很多,最高用量達削勻後藍濕革重的12%。黃牛頭層革由乳頭層纖維和網狀層纖維組成,這兩層纖維之間的聯係一旦受到削弱,就會出現鬆麵現象,所以黃牛頭層革填得比較多,通常用量16%~25%。而黃牛二層革全部由網狀層纖維組成,結構較為緊實,在正常的化學作用、微生物作用、機械作用下,出現鬆麵的情況不多見。所以鉻鞣黃牛二層絨麵革除少數鬆麵較重的以外,不需要加太多的填料,通常用量為削勻後藍濕革重的5%~8%即可。利用填料的填充性和選擇填充性,減輕或消除鬆麵,平衡部位差,同時還可以改善皮革的柔軟性、豐滿性和磨革性,使革的絨毛均勻短細。基於這樣的道理,即使藍濕革一點不鬆麵,也有必要使用一點柔軟性、豐滿性為主,填充性為輔的填料。

如果藍濕革不十分鬆麵,無需太多的填料,一方麵填料用量與成革品質並非成正比,另一方麵填料用量太多,增加了生產成本,再者填料多數是陰離子型,先加填料,對而後加入的同樣是陰離子型的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或複合染料有排斥作用,使得染料易滲透,不易結合,上染率低,這就是平常所說的敗色作用,陰離子型填料越多,敗色作用越強。一旦出現較強的敗色現象,就要使用染色助劑來克服。

259.如何進行黃牛二層絨麵革的染色加脂?

鉻鞣黃牛二層絨麵革染色通常采用以下兩個方案:

方案I:削勻藍濕革複鞣→中和→加填料→染色→加脂→固色→幹燥→磨革→回水、回軟→套染→加脂→固色→(加手感劑)……

方案Ⅱ:削勻藍濕革複鞣→中和→加填料→染色→加脂→固色→幹燥→摔軟→磨革→除塵→噴染校色→固色

方案I適合於深色革,尤其是黑色革的生產,該方案優點是可以將顏色調整到非常接近客戶的樣品的顏色。如果固色到位,也能使成革顏色耐幹擦、濕擦達到3級以上,用水浸泡基本不褪色。缺點是在製品經磨革以後,還要經受較長時間的水場操作,本來已經均勻短細的絨毛在長時間機械作用下,又有可能被拉長、拉粗,而這是我們不希望出現的,但又很難完全避免。可以在幹革回水、回軟及以後的濕態操作中添加適量防絞劑,防絞劑能使皮革表麵光滑,但又不與轉鼓內其它化工材料發生化學反應,這樣就減輕了轉鼓轉動時皮革與皮革之間的摩擦強度,從而減緩了絨毛被拉長的趨勢。

鉻鞣黃牛二層有色濕革幾乎全部采用貼板幹燥,由於實行計件工資製,工人將金屬板的溫度調得很高,高溫快速幹燥,有可能使革內一部分填料、油脂、染料發生遷移,針對這種情況,固色時可以將最終pH由常規的3.8左右降低到3.5~3.6,以抑製遷移。pH再低一點(比如說3.2)行不行呢?實踐證明不行,革內遊離酸太多,就成了酸革。酸革在貼板幹燥時會發生卷縮;再說革內遊離酸太多,對革的力學強度和耐貯存性也有一定負麵影響。

染黑色革時,固色最終pH已達到3.5,浴液中染料也很淡了,但色革不耐濕擦。這種現象往往發生在套染階段,套染俗稱罩麵或蓋麵,通常使用直接染料套染,直接染料分子比較大,不能透入革的內層,屬表染染料。套染時染料用量比較多。革兩表麵的活性基團數量有限,固色達到規定的pH後,大部分或絕大部分染料與所有的活性基團結合和絡合了。其餘染料隻能被吸附或沉積在已經與革兩表麵活性基團結合和絡合的染料上麵,很顯然,沉積、吸附遠沒有結合、絡合牢固,於是就有不耐濕擦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選用性能更好的染料代替常規染料套染,以減少染料用量,比如用特黑染料代替直接黑或直接耐曬黑,染料用量就降下來了;再者在加染料套染前先加適量甲酸或固色增深增豔劑LD317-3轉動10min,以改變革兩表麵的電荷,增加革兩表麵的活性基團,套染後再用甲酸、固色劑、稀土、鋁鞣劑、固色增深增豔劑、鉻鞣劑、硫酸鋁等固色,革的耐幹擦、耐濕擦有望達到要求,以上工藝就是三明治染色法。

方案Ⅱ通常適用於彩色革,尤其是淺色革的生產,優點是能夠將成革顏色調整到與客戶樣品顏色一致或十分相似的程度,噴染後成革不再經受機械作用的折騰,絨毛均勻短細得以保持。存在的問題是:噴染校色後的鉻鞣黃牛二層絨麵革有相當一部分產品顏色不耐幹擦,不耐濕擦,不耐浸泡,用涼水或熱水浸泡1~2h,褪色嚴重。有的黃牛二層絨麵革生產廠家就因為上述問題(成品革用紙巾輕輕一擦,立即掉色)不止一次被退貨。如果能夠切實解決好成革顏色不耐幹擦、不耐濕擦的問題,用水浸泡基本不褪色,通過噴染校正最終顏色不失為可供選擇、可以推薦的工藝。采用噴染的工藝,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技術要點:

①噴染前革的顏色要比樣品顏色淺淡,比如說相當於樣品顏色的80%~90%,而且顏色均勻,無色花,批與批之間的色差盡可能小,最好無色差,固色良好。

②噴染同一種顏色皮革所使用的染料,助劑的品種、規格、型號、生產廠家及噴染液的配比、濃度每次保持一致。

③如轉鼓染色使用的染料不含偶氮,噴染使用的染料也應不含偶氮。

④單位麵積如每平方米每次染液噴塗量盡量保持一致,而且要噴布均勻。

⑤噴染幹燥後必須進行固色,固色前革的顏色應比樣品顏色略淺,固色使用的化工材料(不論是甲酸、固色劑、固色增深增豔劑還是其它產品)的品種,規格、型號、生產廠家等每次保持一致,固色液的濃度、噴塗量每次保持一致,而且要噴布均勻。

⑥固色幹燥後,檢查成革顏色與樣品顏色相似程度,允許誤差±5%,同時檢查顏色是否耐幹擦,是否耐濕擦,用水浸泡是否基本不褪色,如果合格可以出廠,不合格不能出廠,還要采取補救措施,直至合格為止。

有的廠家在噴染液中添加適量丙烯酸樹脂乳液或聚氨酯乳液,噴染後不固色,目的是用黏合劑將染料與皮革纖維黏牢。這樣做,雖然顏色也能校正到客戶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成革顏色不耐幹擦,不耐濕擦,用水浸泡會褪色,隨時有退貨的可能,風險極大。

有些二層絨麵革噴染前有明顯色花和色差,通過噴染、固色,有的能被遮蓋下去,有的則遮蓋不了。

如果加脂材料的油脂含量、乳化、滲透、結合性能都比較好而且無異味的話,鉻鞣黃牛二層絨麵革加脂材料用量為削勻後藍濕革重的6.5%~8.5%即可。有些小廠選用市場上最便宜的加脂材料,這些材料油脂含量很低,綜合性能差,用量少,皮革不柔軟;要用到削勻後藍濕革重的12%~14%才有效果,結果成本沒有降下來,成革又顯得很沉重,摸上去有種不幹燥的感覺,往往還能聞到一種異味。很顯然,這種二層絨麵革產品是很難受到市場和客戶青睞的。皮革加脂劑是製革生產中使用量較大的一類重要化工材料,選用皮革加脂劑時,對其油脂含量、性能、功效、氣味、價位要全麵考慮,不要貪一時便宜而造成皮革產品品質下降,結果得不償失。

260.如何解決黃牛二層絨麵革的耐撕裂問題?

灰(堿)裸皮經剖層後,不論頭層皮還是二層皮都應該及時轉入下一道工序操作,現在問題是相當一部分黃牛二層灰(堿)皮搞異地銷售,積累、貯存、運輸經曆3~4天,在這段時間內,皮內硫化堿、硫氫化鈉、石灰等化工材料還在繼續對膠原蛋白發生化學作用,氣溫越高,時間越長,作用越強,對膠原蛋白的損傷也就越厲害。這種灰(堿)皮買來後,應立即裝鼓操作,而且將化學作用、機械作用適當從輕,軟化可以取消。即便如此,做出來的二層藍濕革耐撕裂強度還不一定能達到要求。

對耐撕裂強度較差的削勻二層藍濕革可以在鉻複鞣時添加適量烷基磺酰氯(國外同類產品稱油單寧),在主加脂時添加適量烷基磺酰氯、氧化亞硫酸化魚油、硫酸化牛蹄油有助於改善耐撕裂強度,三種材料中以烷基磺酰氯效果為佳。中和時使用大蘇打,也有助於改善革的耐撕裂強度。但對這幾種化工材料的期望值也不宜太大,雖然它們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成革的耐撕裂強度,但畢竟不是靈丹妙藥,絕對沒有藥到病除、完好如初的神奇效果。對於那些膠原纖維已遭受毀滅性破壞的藍濕革,任何化工材料都很難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