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小藝痛哭不止,最終接受了十三再次遞出的橄欖枝,隻是這一回饒小藝卻是全然壓抑住自己的感情,完全按照十三的要求去做,去打壓陷害別人。慢慢的修複著曆史,最終天災停瘟疫息,這盛朝的河山也千穿百孔。而此時此刻江山中卻是因為各個州府自立武裝鎮壓暴民,軍閥四起。
盛朝之中武以徐儼為首,文以方言譽為尊。在這非常時期方言譽卻是得了重病,臨死前對著劉澤說了一天一夜對盛朝未來的策論,最後含笑而逝。這時饒小藝已經在前朝得到的一定的力量,而且劉澤偶爾也會對她詢問朝政上的事情,和方言譽有著如同知己一般的情誼。方言譽死後給了饒小藝一封厚厚的信,信上麵詳細的寫著她這些年來做的每一件惡事,最後對著饒小藝說,他認識的華妃是一位不愛權勢,不愛金錢,唯求一份閑適的灑脫人,他相信她既然這樣做,肯定是有她的考慮的,隻是這樣過程他不能接受,希望饒小藝能看在他這位已死的知己份上停止這樣的行為。
一直壓抑著自己感情的饒小藝看完這一封信最終情緒崩潰,拉著十三要他複活方言譽。十三卻是很明確的告訴她做不到,要轉移精神力隻能是在人將死的那一瞬間才可以,而且還必須有一個新鮮可用和他精神力相吻合的身體才可以。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他這一個時候已經完全沒有半分了。
饒小藝利用這些年積攢起來的東西暗中資助著軍閥們,而徐儼這時候已然蒼老不能參戰,靠著朝廷之中半吊子的將軍和軍閥們打總是各有勝負,最終那些軍閥們紛紛發展起來成為朝廷的一大憂患。
到了萬和二十八年的時候,劉澤已經老的不行了,君權大部分落在了饒小藝的手中,而後宮之中一共也就三位皇子,最大的一位僅十七歲,是宮中一位六儀生下來的。後宮地位以麗妃即皇後為最尊,華妃饒小藝次之,這兩位都沒有孩子,論起身份也在這位孩子最大。饒小藝請旨,封其為太子,開始攝政。
萬和三十二年,京都被幾大軍閥之一攻破,盛朝滅亡,饒小藝抱著已然蒼老的劉澤點燃了她住了一輩子的永怡宮。
饒小藝任務完成,十三打算依約送她會現代,饒小藝卻搖頭拒絕。她在盛朝生活了二十多年,對於現代的生活已經記得不多了,而且也已經習慣了眾人臣服的日子,也習慣的算計身邊的每一個人把利益最大化。她並不想用這樣方式對待自己的家人親友,對十三要求斷了自己在現代身體的生機,讓十三帶她去它的時代。
全文完
不想說什麼,是我辜負了這一路追文到現在的人,再多的歉意也不足以表達什麼,可是我真的能對大家說的也就隻有那單薄的對不起而已。
真的,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