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是個很有感染力的講師,他在課堂上公然吃花生,這已是奇聞了,從奇聞開始說演講的內容,還要能夠連接得巧妙,這是相當具有技術含量的。幽默的種類有很多,而新穎獨特的幽默有更神奇的效果。你所表演的笑話必須是聽眾沒有聽過的,或至少大部分聽眾沒有聽過的。一般情況下,人們隻有在第一次聽到某個笑話時才會發笑,多聽幾次就覺得乏味了。這也是令很多人傷透腦筋的事。其實,笑話是可以自己編的,或者把現有的笑話改造一下、加工一下,變成自己的。
演講的語言是生活化了的舞台語言和舞台化了的生活語言,正是因為它是介乎舞台表演語言和日常生活語言之間的一種獨特的語言,所以在采用口語交流時一定要注意掌握語言技巧。在構思的過程中,必須圍繞演講目的和內容,在開頭、過渡、展開、收束等各個環節上有意識地運用調控技巧。
一篇富有感染力的演講稿必定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口語,正如那首由宋代戴複古描繪出的千古名句:“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閑言語變瑰奇。”
幽默是打破尷尬的利刃
演講是一種一個人麵對多人的活動,它具有獨立性,倘若演講者的心理素質不高,那麼突然上台,麵對眾多陌生或熟悉的麵孔,難免會產生怯場、緊張、尷尬的突發狀況,尤其是一些較缺乏幽默的人經常一副現代兵馬俑的模樣,嚴肅認真的樣子更容易讓人感到有距離。
因此,上台時可以多運用幽默詼諧的機智,給聽眾良好的印象。通常較幽默的人會給聽眾一種聰慧、機智的好感,這是非常重要的演講要素。
陳毅任上海市市長的時候,經常會到工商界去演講。有一次他應邀到某個大型金融公司做演講。台下的觀眾知道今天演講的是市長,都早早地趕來,台下人山人海,每個人都滿懷期待地等著陳毅的出現。陳毅一上台,看到台下黑壓壓的人群,現場卻安靜得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聽得到。他看了講台上擺放著的名貴鮮花和精美茶具,開始說他的開場白:“我這個人講話容易激動,激動起來容易手舞足蹈,講桌上的這些東西要是被我碰壞,我這個供給製的市長實在是賠償不起啊,所以我請求會議主持人還是先把這些東西‘精兵簡政’撤下去吧。”頓時會場上的人們立刻發出了輕鬆的笑聲,安靜的氛圍一下子就被陳毅的幽默打破了。
陳毅很巧妙地用自己的幽默方式打破了現場沉默的尷尬氣氛。幽默是一個人很多優點的“結晶”:聰明、智慧、樂觀、開朗、愉人悅己,或許還有其他優良因素,同時它對人的生活和事業發展具有高效能意義。
一次成功的演講,氣氛很重要。即使隻有一個觀眾,演講者也不要輕易放棄演講的機會,有可能你的一句話、一個微笑,就可以改變現狀。
眾所周知,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是一個善用幽默來調節氣氛的人,在許多次敵我交鋒、戰況緊張的情形下,他用自己的風趣給戰士們帶來了歡笑。有多少次,兩國會談,針鋒相對,也是他的機智幽默適時地化解了尷尬。
在國共兩黨對峙時期,蔣介石的軍隊全麵進攻解放區失敗後,他把戰略改為“重點進攻”。短短幾個月時間,國民黨將領胡宗南率領的14個旅兵分幾路向延安進犯。僅僅一天的時間,幾十架敵機就對安靜的延安輪番轟炸。
當時共產黨黨中央的核心領導都在王家坪的窯洞裏。那幾天,毛澤東所在的窯洞前時常發生爆炸,有一次敵機扔下的一顆重磅炸彈空襲而來,爆炸的地方離毛澤東所在窯洞的門前僅幾步之遙,一陣地動山搖之後,硝煙彌漫。麵對這樣的情況,毛澤東從容自若,當做沒事似的,繼續悠閑地拿著筆在大地圖上畫著、寫著。但是負責保衛毛澤東的衛士都捏著一把汗,日夜為他的安全擔憂,警衛參謀賀清華心急如焚地推門而入,毛澤東沒有抬頭,繼續鑽研著他那幅大地圖上的線路,身邊站著的彭德懷也一聲不吭地盯著那幅圖。
一會兒,毛澤東停筆,依舊看著地圖問賀清華:“客人走了嗎?”
“嗯?”賀清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愣了,於是反問:“誰?誰來了?”
“飛機呀,”毛澤東微笑著說,“真是討厭,喧賓奪主。”大家聽毛澤東這麼一說,都笑了起來。
半個小時後,隻聽到轟隆一聲,仿佛炸到屋裏的感覺,這時站在門前的一個衛士拿著散落在地的一塊炸彈片給毛澤東看。毛澤東接過來仔細地瞅了瞅,又若有似無地掂量了一下,風趣地說:“嗯,發財了、發財了,這些炸彈片子能打兩把菜刀呢!”聽到這句話後,警衛們都笑了,擔憂仿佛一下子就沒有了,大家也開始學習毛澤東的樂觀精神。慢慢地,大家都把敵軍的轟炸當做是提前過年放禮炮,士兵的情緒和士氣也瞬間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