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70章 走馬上任(1 / 2)

陽光明媚,頃刻傾城,似一道溫暖的錦衣,鋪就在古老而又繁華的長安城。城外,一處涼亭。徐徐微風,略帶著一些寒氣,讓人更覺清爽。幾輛馬車靜靜地停靠在一旁,不時便能聽見,馬尾搖擺作響。

秦軒佇立在路邊,任春風拂過全身,發髻、衣角不時飄然。抬手作揖,情深意切而道:“房相、長孫大人,請回吧,豈不聞送君千裏,終須一別!”

房玄齡麵色微微含笑,輕輕點了點頭。“賢侄,記住老夫之言,定要好生治理餘杭!”

秦軒欠了欠腰,脫口而道:“房相之言,在下銘記於心!”

一旁的長孫無忌,上前輕輕拍了一下秦軒的肩膀。“記住老夫與房相之言,若有什麼變故,我二人自會傳信於你!至於京都家眷,你盡管放心!”

秦軒聞言,頓時有些心酸:孑然一身,穿越而來,沒想到我還會有這般朋友!當即狠狠地點頭道:“長孫大人,放心,你二人保重!”

遠遠的傳來一聲渾厚地吼叫聲。“秦軒小友,等老程一下!”

聞聲,秦軒抬起頭,極目望去,看見三輛馬車奔馳而來。

片刻,馬車行至身邊,程咬金、尉遲恭、侯君集三人從馬車中跳了下來。隻見程咬金上前,狠狠地錘了秦軒胸口一拳。“秦軒小友,你要離去,也不說通知老程一聲,難不成連送別,都不給老程機會麼!”

秦軒的目光一一掃過三人,哽咽地點著頭。“此事乃是在下的不是,待他日在下重回長安,定然與三位痛飲一番!”

與程咬金相聊幾句,又有一輛馬車而至,下車的竟然是三皇子李恪。

眾人急忙準備施禮,隻見李恪擺手道:“今日,並無皇子,隻有學生來為先生踐行!”說話間,對著秦軒深深鞠躬,道:“先生對學生教誨,學生銘記於心!今日一別,學生為先生作詩一首,讓先生看看,學生並未偷懶!”

李恪略微停頓片刻,出口吟道:“長安城東柳遲遲,十裏長亭風瑟瑟。離行馬蹄猶入耳,別去唱離歌。”

離別時,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半晌過去,眾人才有放走秦軒之意。

房玄齡微微一笑,提議道:“賢侄,作首詩留念一番吧!”

秦軒閉目,略作思考,吟道:“離京東南下餘杭,回眸西北視春柳。今日一別莫悲傷,他年相逢再把酒。”

一首詩畢,秦軒從懷裏摸出一道折書,遞給房玄齡,道:“房相,此乃在下寫於陛下的折書,還望代奏!”

駿馬踏著矯健的步伐,絕塵而去,直奔繁花似錦的餘杭。值得一提的是,邢宏林竟然也來了,而且非要跟隨秦軒一同前往餘杭。

月餘,兩輛馬車緩緩走進餘杭縣城。縱使餘杭溫暖宜人,馬匹依舊有些有氣無力,顯得十分疲憊。秦軒撩起車廂窗口,向外打量,餘杭縣城,並沒有秦軒想象中那麼繁花似錦,那麼風景迷人。秦軒暗自安慰道:許是此處不是錢塘,隻算是杭州周邊吧!

看著一片祥和之景,秦軒心中暗道:至少比我想象的要安逸!

穿過餘杭縣城正中的青石大街,秦軒等人終於看見了衙門。突然耳畔傳來一陣陣鼓聲,秦軒不免有些好奇。走下馬車,循著鼓聲前進。直接走到了衙門門口,看見一位老漢,拿著鼓槌不停地敲著衙門門口的鳴冤鼓。老漢身上衣服有些殘破,麵露哀愁。

老漢旁邊約一丈之遠的地方,站著兩名衙役,竊竊私語,既不上前詢問,也無任何作為。秦軒見此不免有些不悅,心道:這便是我今後的屬下麼?方欲上前嗬斥,一旁的劉老,伸手一攔,輕聲道:“秦大人,此時正是你觀察這些官吏品行最佳時機!”

秦軒聞言,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邁步走到衙役身側,也不說話,就是靜靜地聽二人談論。

隻聽,左邊身材略微發胖的衙役,笑嗬嗬地說道:“這段老頭,每日必來,難道就不嫌累?”

右邊骨瘦如柴的衙役聞言,顯得有些心煩意亂,皺著眉頭,搖頭道:“李大哥,要我說,咱們還是給段老頭說明一下,新任縣令還未赴任!”

胖衙役聞言,瞥了一眼瘦衙役,隨口而道:“我說周老弟啊,管那閑事作甚?於他說道?沒必要,他愛敲多久,便讓他敲多久!”

瘦衙役遲疑了一下,歎了一口氣,也沒有再言。

秦軒嘴角一彎,心道:死胖子,你真行,這是閑事?待我隨後好好找你算賬!邁步走到敲鼓老漢身旁,溫和地詢問道:“孫老伯,不知你有何冤情,前來擊鼓啊!”

孫老漢聞聲,停下敲鼓,歎氣道:“哎,兒子、兒媳不孝,月餘前,竟將小老兒趕出家門!若不是靈隱寺的師傅們可憐我,將我收留在寺裏,隻怕……”說到最後,孫老漢有些哽咽,閉目搖頭。“心痛啊!生得這般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