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尋尋覓覓中的愛情博弈(1 / 3)

愛情中總是有太多的疑問:為什麼談戀愛的時候看到自己的情侶和別的異性朋友多聊幾句或者來往密切些心裏會很不舒服;而相處時間長了,這樣的情緒便慢慢地消失,這真的是人們常說的:會吃醋是因為怕失去,而無所謂是因為已經占有嗎?在戀愛的這場不太好玩的“遊戲”中,誰能熟練地駕禦遊戲或博弈規則,誰就是愛情的贏家。

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

一見鍾情和日久生情囊括了愛情產生的兩種最基本的方式。我是這樣劃分的,婚介所和網戀屬於一見鍾情,同學、同事戀情屬於日久生情,有介紹人的戀情,屬於一見鍾情基礎上的日久生情。

我相信每個女孩子都渴望與自己的另一半是一見鍾情,渴望與自己的那個他在某個不經意間相逢、相識、相愛、浪漫的邂逅,然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是男生,也一樣)但所謂一見鍾情,必然是以貌取人,一見,隻能是見貌,長了才能見情。沒有一個女孩子會對一個長相平凡男孩子產生什麼一見鍾情吧,反之,男孩子也一樣,甚至更甚,郎才女貌嘛。如果我所說的,得到一大批人的反對,那麼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女孩子對一個長相平凡的男孩子一見鍾情,那麼她會不會處處留情?因為平凡永遠是占最大多數的人群。所以我的意見是一見鍾情是王子與公主的神話,它會發生嗎?會,但不會發生在平凡麵貌的我們中間。如果你自認為長相不出眾,就不要奢望一見鍾情。

現實中的我們會遇到愛情的可能除了上述在某個地點、某個時間的不期而遇以外,還有下麵幾種,婚介所、網戀、同學戀情、同事戀情、介紹人介紹戀情等等。

我是這樣劃分的,婚介所和網戀屬於一見鍾情,同學同事戀情屬於日久生情,有介紹人的戀情,屬於一見鍾情基礎上的日久生情。

婚介所中兩個人事先不認識,不了解,從第一次見麵開始,兩個人先是從麵貌上判斷行不行,相親主要是相麵。如果麵貌不過關,後麵不管怎麼談,見幾次麵,最後可能也是散。不要說現在女孩子就隻看男孩子的工作能力,實際上沒有一個女孩子能夠準確衡量男孩子的工作能力,如果兩個人不是在一個行業,這種衡量根本沒有依據,隻能依靠男孩子說話的語氣、態度、表情成熟與否甚至穿戴來判斷,這就是好多女孩子輕而易舉被“砍”哥們兒騙了的原因。一無是處,但能說會道,這實際上還是一見鍾情產生的。

網戀為什麼會見光死,實際上還是因為它是一見鍾情,兩個人在網上聊得投機,產生感情和信賴,但是基於的僅僅是網上的溝通,兩個人即使互換了照片,也不見得從照片上能看到這人身材、皮膚、體型的細微瑕疵,一見麵,想象和現實往往產生巨大差距,造成不歡而散,還要罵對方是恐龍,欺騙了自己。

實際上,一見鍾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可遇也不可求,少數人是可遇不可求,鳳毛麟角的人是可遇可求。

同學、同事相互在一起工作學習,性格、能力當然包括長相都耳熟能詳,由此產生的依賴派生出感情,相對來說穩定可靠。但這是日久生情,而且也是唯一的日久生情的樣板。如果你的學校、公司足夠的大,不妨去看看,誰最關心你,可能誰就最愛你。

除了上述外,還剩下一種,就是有介紹人的情況,介紹人往往是你的親戚、朋友、父輩的朋友等等,對雙方比較了解,但你們雙方可能不認識、不了解,可能就這樣安排了你們見麵,最好你們一見鍾情,如果沒有到達鍾情的層次,但還不是很討厭,如果在婚介所,也許你們就這樣散了,但由於你們有介紹人,甚至雙方父母都認識,也許你的介紹人還有你的父母在這時會起到極力溝通、勸解、撮合作用,最後是你們在一次一次的交往中,發現對方的優點,所謂日久生情就產生了,最後也能成。這就是我所說的在一見鍾情基礎上的日久生情。

那麼最後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親戚朋友,沒有能力做你的介紹人,希望通過婚介所和網戀找尋愛情的這部分朋友,就不要去渴望什麼一見鍾情,去嫁個帥哥、美女,什麼事業有成,什麼老板,也不要抱著一顆挑剔的心去看待你的見麵對象,人不是工業化產品,相信都有弱點,和你一樣,有毛病,還是去多發現對方的優點,寬容地對待缺點,這樣可能世界上就不會隻剩下你一個光棍,或者老姑娘了。

最後,再設問一下,難道一見鍾情的愛情就一定能走向婚姻,婚姻就能走向長久?取決的還是是否寬容地對待對方。

總之,沒有正確的理論,就沒有正確的行動,也就得不到好的結果。真理越辨越明!

逆向選擇,美醜搭配最常見

生活中,關於“壞男人壞女人才有人愛”一類的話已經很多了。網上類似於某老實男生被一任女友出國踹了,二任女友腳踏N隻船,並被嘲笑“老實”之後變得玩世不恭,從而也遊戲人間,反過來欺騙耍弄純情小女生之類惡性循環的故事太多了。逆向選擇這個符咒又是下在了很多所謂“老實”的癡情男女身上。為什麼?

花心男生追女生投其所好,知道進退;同理,花心女生愛廣撒網,重點培養,花招百出,熱情得令人難以抵擋。於是,現實中,老實人被拋棄之事實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從經濟學上來看,逆向選擇往往是信息不對稱以及一次博弈的結果。劣等商品(股票也好,房產也好,或者人也好),往往會花更大成本在製作虛假信息上,比如會計報表造假,比如假學曆假文憑,也比如壞男人和壞女人往往外表華麗魅力四射,待人殷勤花言巧語,山盟海誓信息缺失的那一方呢,往往又容易在有限的交易時間內產生心理因素,對於自己的選擇產生極大的影響,結果導致逆向選擇。

劣等商品→造假掩飾→一次博弈中達成交易→逆向選擇→道德風險

但是,在信息完全,或者信息鑒別力強,同時存在道德風險、以及多次博弈的前提下,逆向選擇就土崩瓦解。

例證:分析愛情———

1.信息完全:由此可以看出要做到信息完全,首先必須要互相了解,純靠一見鍾情或者短時間兩三次見麵的相親,往往會導致信息的錯位和不完全。可見網戀見光死也是正常的了,所以從朋友做起才能保證該前提。

2.信息鑒別力強:這裏主要強調有鑒別經驗。如果曾經受過騙,或者受過傷,就能從種種細節及表現可以部分鑒別此人是否適合自己。所以有過失敗的戀愛經曆未必是壞事,可以增加你獲得信息的能力。同時,沒有談過戀愛的人,往往容易做出錯誤決定,這也大概是初戀容易失敗的原因之一吧。

3.存在道德風險:戀愛發展的結果是婚姻,婚姻相當於是和約。信息不對稱對於合約的雙方是相對而言的,必然有一方占有比較優勢。信息相對充分一方的所作所為將會帶來兩種風險,一種叫做逆向選擇,另一種叫做道德風險。逆向選擇是合約達成之前的風險,道德風險是合約達成之後的風險。二者之間存在著如下的關係:隻有事後出現了道德風險才能確認合約達成之前的選擇是逆向的;事前的逆向選擇必然導致事後的道德風險。

那麼通俗來說,如果選錯了人,那麼就麵臨事後的道德風險。而結婚以後的道德風險是由結婚以前的逆向選擇引起的。按照常理,結婚以前越是對你好的,越是追的死去活來的男人,結婚後應該對你好,至少不比婚前差才對。可是,事實卻是,逆向選擇,事前希望越大,事後失望越大。為了避免道德風險,所以婚姻的締結,人們往往慎重又慎重。

4.如果是多次博弈,逆向選擇的可能性又要小的多。比如第一次戀愛失敗,你會知道問題所在,第二次的戀愛中同樣的錯誤不會再犯。因此,沒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原因是,一次博弈中你已經吃了虧,你還會再回頭再受一次傷麼?一般對理性人來說,不大可能。當然不排除有些癡男怨女矢誌不移分了合合了分,瞎折騰的。從另一方麵來看,第二次戀愛,你往往會吸取第一次的教訓,比如前女友很做作的,那麼你會選個隨和好相處的。前男友沒有定性的,往後會找個有責任感的。而自己在一次博弈中的失誤表現,在二次博弈中你會注意不要再犯。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有些人大概會選擇談過戀愛的人作為伴侶,因為雙方都會在第二次博弈中表現出色,少犯錯誤。

追與被追的懸疑劇———先動策略

傳統上,人們認為男孩是追的一方而女孩則是被追的一方。而且,有很多女孩也認為,有男孩追是一件幸福的事,起碼說明自己較有魅力,心裏偷著樂。可是殊不知被追有三大弊端,而主動追求對女孩來說,也有三點好處。

男孩追女孩的傳統觀點的幾大弊端如下:

首先,被追是一種被動與等待。你永遠隻看見現在在你眼前的這個男孩,如果女孩的要求很高,她可能總是認為更好的還在後頭,所以對眼前的總是不滿意、不珍惜。如果女孩的虛榮心比較強,或者說,是要求比較低,則可能出現“來者不拒”的現象,早早地不問原由就投入追求者的懷抱。

其次,被追容易導致日後後悔。女孩在和男孩相處一段時間後,發現事實上事情並不如人意,男孩的許多缺點暴露出來後女孩就認為不可接受,男孩一旦表現出不如當初追求時的積極與耐心,就會被女孩認為是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女孩可能會認為自己當初“交友不慎,誤上賊船”,怎麼就答應了這麼一個不成器的家夥呢?而且,隨著今後交友麵的擴大,女孩麵臨更多選擇的時候,就容易產生移情別戀的可能。

最後,被追是推卸責任的借口。相愛容易相處難,女孩在和男孩相處一段時間後,兩人關係在發生不和時,女孩往往會是任性的一方,她多半不會反省自己的壞脾氣,而是想,反正當初是你追我的,你要對我們的關係全權負責。

相應地,主動追求對女孩來說,也有三點好處:

第一,追求真愛是每個人的權力,女孩也不應該例外。雖然有很多男孩聲稱他們不喜歡主動的女孩,但我認為隻要女孩表現得不是“花癡”就可以了,主動一點,丟掉的隻是虛偽誤事的矜持,贏來的卻是現代女性的必備品質:積極、果斷、樂觀向上。

第二,自己追求來的往往倍加珍惜。這一點不僅限於愛情,很多事情都一樣。曆經周折追求來的東西才會更顯價值,才不會輕易後悔,珍惜之心才會更加長久。

第三,主動追求有利於放寬視野、提高眼界。隻有當女孩處於自我放逐的身心解放狀態時,看人看物才會更客觀更公正更有邏輯,心門才會打得更開,才能從事物的現在看到它們的未來,從事物的表麵看到它們的內在,不蒙蔽於一時一事的利益。這樣的人格是開闊的,為自己確定的未來才會更合理更有擔當。

下麵以電影《諾丁山》講講愛情中的先動策略。先動優勢是由於在博弈中第一個采取行動的局中人所擁有的優勢。如果看《諾丁山》到2/3時候,你還沒有熱淚盈眶,那你一定還沒有真正渴望過愛情。大牌影星安娜·斯科特走進倫敦諾丁山一家小書店,一杯橙汁使離婚後愛情生活一直空白的威廉·塞克意外地得到了安娜的吻,兩人相愛了。然而威廉·塞克是一個羞澀的男人,或者說是一個不會主動的男人。女主角隻能主動,第一次去他家裏,出門後又回來;在車站再次邂逅,她邀請他去自己家裏;後來為躲避記者跟蹤,她到他家裏過夜,也是她主動走到他的床邊,後來因為前男友的介入,她和他有了誤會,到最後,也是她主動上門要求重修舊好……那個憨厚純良的男人,或許覺得這種幸福是不真實的,就那麼一次次缺乏著愛的勇氣,就那麼一次次躲避著愛情的大駕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