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了杜甫要來的消息,我真的是小激動了一番。
果然,杜老二走了之後的第四天,就收到了襄陽分家要來拜訪的消息。
這幾天杜鈴蘭纏著我做各種點心,被折騰了個夠嗆,也沒時間去街上看一下,盡管如此,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還是激動得一夜沒睡著覺。
雖然知道,杜子美同學現在還是個尚在繈褓裏的嬰孩。
第二天,一大早,忠叔就吩咐府裏上下的仆人開始忙裏忙外。
我知道,這是要來了。
果不然,辰時剛過,襄陽的車馬就到了。
來的真的是杜甫的老爹,杜閑。
我原本以為杜閑老爹杜審言是個那麼恃才傲物的人,教育出來的兒子,肯定也是一個調調。
正所謂,熊孩子都是因為有熊家長,這句話倒過來同樣適用。
可是熊家長教育出來的杜閑,顯然並不是個熊孩子。
現在是公元713年,杜閑應該已經有三十多歲了。
看起來並不像那麼大的人——因為長了張娃娃臉,說二十四五應該也是有人信的。
欸?既然杜閑是娃娃臉,那杜甫應該也是咯?
神遊間,杜閑一眾人已經走了進來,他身後跟著一個年紀相仿的女子,她懷裏還抱著一個繈褓。
這個想必就是清河崔氏了,也就是杜甫的生母。
懷裏的那個嬰孩,就是以後影響了中國一千年多年的杜子美、杜老師啊。
能親眼見到偶像,想想就覺得好激動。
“大郎一路勞頓,還是先歇息一晚,”忠叔說,“今個兒向本家遞過名刺,明個兒再去宗祠不遲。”
“也好,”杜閑同意,“有勞忠叔安置了。”
“不妨事,”忠叔說,“郎君囑托奴,小郎君尚幼,需好生休養。”
“崇文弟費心了。”
“大郎這邊請。”忠叔說,帶著杜閑前去內院廂房休息。
我一直默默跟在不遠處,這才看到了繈褓裏嬰孩的模樣。
想歸想,真的見到繈褓裏的杜老師,又是另一種心情了。
這麼小小的一個身體,怎麼能擁有那麼大的能量呢?
一生著作兩千餘首,留存到後世近一千五百首。
這是多忙龐大的創作量,一個人得有才華到什麼地步,才能寫出這麼多的律詩。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一腔滿腔熱血、心係國家安危,可惜一生仕途坎坷。
可憐,晚年窮困潦倒,竟是因為饑餓,飽食後消化不良而亡。
他現在正在熟睡,我卻想到了57年之後的事。
看著我一直盯著繈褓,滿臉淒哀,懷抱繈褓的女子不解地看著我。
“阿展,還不過來見過大郎和娘子。”杜鈴蘭不知道什麼時候冒了出來,“阿兄和阿嫂,這是府上新來的阿展,你們準備待幾天啊?他會做的點心可多了,都是些市麵上沒見過的稀奇玩意兒。”
“見過大郎娘子。”我湊過來,說,剛好可以近距離觀察小杜甫了。
“三娘,詢問賓客留宿時間太不禮貌……”忠叔壓低聲音,對杜鈴蘭說。
“不妨事。”杜閑微笑,顯然早就知道杜鈴蘭的性格,“三娘性格一向不拘小節。”
“就是,阿兄都說了,不妨事。”杜鈴蘭說,她攬著崔氏的胳膊,“小郎君看起來好可愛啊。”
雖然知道可愛這個詞,晉代就有了,不過還是用來形容讓人敬佩的人的吧?
你這兒這麼現代的使用手法是哪裏學的啊……
說話間,忠叔帶著杜閑和隨行的下人去了廂房,崔氏和鈴蘭還在院子裏交談。
“說起來不怕三娘笑話,”崔氏說,她抿嘴輕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良人(唐代男女雙方均稱呼對方為“良人”)覺得小郎君日後定會形貌昳麗,所以名取了‘甫’,字都提前取好了,‘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