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阿徹一聲“禮成”的吆喝聲,眾人都鬆懈了下來。
看起來應該是完成了。
杜蘅轉過身來,看著眾人,說:“沒什麼事兒,你們都回吧。”
“唯。”眾人異口同聲,各自散去。
我看著杜煜沒有動,也跟著沒有動,祠堂裏隻剩下了杜老爹一家人;杜老爹旁邊站著一個看起來三十歲出頭的婦人,應該是杜鈴蘭的後媽。
杜煜旁邊站著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妹子,看起來應該是杜煜的老婆、杜筠的媽媽。
其實,真正的古代人,沒有“三妻四妾”之說,三妻四妾其實是斷章取義的產物,跟“以德報怨”是一樣的。
中國古代的宗法製度準確的說是“一夫一妻多妾製”,一個男子不允許同時有兩個妻,不能把妻子貶低為妾,也不能把妾抬為妻,更沒有平妻之說;所以才有了嫡長幼之說。
隻有妻子誕下的孩子是嫡代,其他的妾生下來的孩子都是庶出。
“明兒……”杜蘅說,吞吞吐吐地說,“明兒……”
“嗯,明兒就走。”杜老爹說,嬉皮笑臉地快步過去,抱了一下杜蘅,“襄陽那邊兒都說好了,直接過去就行;我本來也不願意待在長安,還是鄉下待著舒服。”
我一懵,杜老爹要舉家遷移嗎?
“可是……”
“又不是不回來了,”杜老爹說,“鈴蘭明年年後就要嫁進韋家了,年底兒肯定是要回來的;阿展……嗣業馬上要入伍,他短期還是要留在這裏的。”
“可是……”杜蘅還是有些不情願,他眉頭緊鎖。
“多好,遠離紛爭、清閑。”杜老爹笑嗬嗬地說,“我和崇明侍弄塊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到時候托人給你帶點兒我種的作物,”杜老爹說,自己忍不住哈哈大笑,“還沒種呢,就合計著怎麼分了。”
“……”杜蘅還是愁眉苦臉的。
“阿爺,我這麼個煩人的丫頭走了,你該開心才是啊?”杜鈴蘭說,走過去挽著杜蘅的胳膊。
“你這丫頭……”杜蘅被她逗樂了,眉毛舒展開來,“別整天沒個正形兒,馬上就要及笄了,是大孩子了。”
“是是是,阿爺說的是。”杜鈴蘭嬉皮笑臉地說,“那我們可就走了。”
“不是明兒走麼……”杜蘅說,剛舒展的眉毛又擰巴在一起了。
“是啊,可是我們得回去收拾東西啊?”杜鈴蘭說,“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帶著呢!”
“好吧……”杜蘅蹲下身子,可憐兮兮地說。
杜筠不知道從哪兒跑了過來,眾人鳥獸狀散的時候,都沒看到他。
“阿翁~”他脆生生地喊,衝杜蘅撲了過去。
這一喊不要緊,杜蘅的眼眶忽的就紅了,他一把抱住杜筠,“阿筠,你也不要阿翁了嘛……”
“我隻是去重賢阿爺的家裏看看阿甫嘛,過兩天就回來。”他說,跟小大人似的,他摸摸杜蘅的頭,“阿翁要乖,我過兩天回來給你帶好吃的點心,姑娘說那邊的點心比阿展阿爺做的還好吃呢!”
我低頭輕輕地咳嗽了一聲。
杜鈴蘭這孩子,淨忽悠小孩;“好吃的點心”,隻用了五個字就把小孩收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