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吐蕃斷貢(1 / 2)

轉眼間到了第二年。

前年的時候,契丹內亂。

契丹新王泥禮與奚族王李過折互相搏殺。

玄宗雖然很不喜歡泥禮,但是仍然還是把他封為了契丹王。

畢竟契丹內亂也會嚴重形象大唐邊境的安寧,這實在是無可奈何之舉。

但是剛剛過了年,他們又蠢蠢欲動。

契丹和奚重修舊好,集結了五萬兵馬攻打幽州。

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再破契丹,在捺祿山這個地方全殲餘黨。

這邊幽州剛剛結束,河西那邊兒又打起來了。

是開始的時候,準確的說是公主要了儒家文獻之後,吐蕃是消停了幾天的。

其實這次也不能怪他們,更主要的原因是唐朝失信,當然,吐蕃也做的不對。

起因是這樣的,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派遣使者跟吐蕃邊將乞力徐說。

“現在兩個國家好的就跟一家人似的,為什麼還要在邊疆設置守捉呢?”

守捉類似漁珠邊防戰士,主要的工作是負責守界碑,防止有人逾境。

“守捉已經沒有什麼實際的功能了,不如把他們撤掉,還可以增加勞動人手。”

乞力徐回信道:

“崔常侍——崔希逸帶“散騎常侍”的頭銜鎮守河西——宅心仁厚,我設置這個當然不是為了防備你。”

“但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聽說朝堂之上,有歹人禍亂朝綱。”

“萬一他們互相爭鬥之間,趁我不備派人來攻打吐蕃,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崔希逸覺得有道理,於是跟玄忠請旨,安排一些白狗駐紮在這些地方。玄宗同意了。

於是雙方把邊疆的人都撤掉了,換上了一群白狗。

其實這個地方,雙方的關係還是很和諧的。開誠相對,互無戒心。

但是沒兩天,吐蕃不欺負人就手癢的毛病又犯了。

吐蕃帶了一隊人馬前去攻打勃律,勃律王來告急。

玄宗命令吐蕃罷兵,吐蕃就是不聽呢,還是把勃律城破了。

玄宗氣得吹胡子瞪眼,讓崔希逸去攻打吐蕃。

原本破勃律的吐蕃兵在西邊,與崔希逸所在吐蕃在東邊,根本就是兩批隊伍。

這就有一點遷怒的味道了。

還有一點,崔希逸有個豬隊友。

他的手下、一個叫孫誨的人正好去長安奏事。

孫誨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他主動跟玄宗請纓,說吐蕃乞力徐和崔希逸交好,正是毫無準備的時候。

這個時候偷襲他們,肯定會大獲全勝。

玄宗正因為對方忤逆自己的話氣得肝兒疼,立刻命令內給事趙惠琮與孫誨一同前去。

這倆死孩子到了之後,跟崔希逸宣讀了假的詔書,讓他去襲擊對方。

崔希逸進退兩難。

一邊兒是需要效忠的君主,一邊兒是特別聊的來的兄弟。

但是軍命不得不受。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七三七年)三月二十五日。

崔希逸從涼州發兵,南下二千餘裏進入吐蕃境內。

兩方在青海西相遇,吐蕃原本就沒有準備,幾乎被唐朝全殲。

斬殺了兩千多人,乞力徐在左右副手的掩護下逃走。

這場仗怎麼看都是唐朝挑起來的,勝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