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楊相驕縱(1 / 2)

而十一月十七日時,玄宗就已經任命楊國忠為右相,兼文部尚書;同時,仍兼任以前的使職。

楊國忠一向沒什麼主意,而且還愛出風頭;他為人強辯而輕躁。

他還爭強好勝,經常在朝堂之上就和人吵的麵紅耳赤;一點兒都沒有什麼威嚴可言,整個就是一市井流氓。

擔任宰相之後,他覺得自己和已經死去的李林甫可以同日而語了。

自認為大權在握,把整個天下的事物都當成了他私人的物品;處理國家軍政大事,剛愎自用,草率從事。

說他是市井流氓都算誇他的,他經常在朝廷上一言不合就把袖子擼出來了。

不僅對王公貴族頤指氣使,還不把高力士等老臣放在眼裏,以至於人人驚恐。

楊國忠從兼侍禦史到任宰相,總共兼領四十多個使職。台省中有才能和名聲的人,如果不聽他的話,就都想方設法將其貶為地方官。

這就是在走李林甫的老路了。

這條路我李林甫的實踐,已經證實了是不可能走通的。

可是權力的誘惑太大,以至於楊國忠這種原本就是市井走出來的人根本就抵抗不了。

再加上,滿朝文武都已經習慣了李林甫“一手遮天”的處事方式,對楊國忠繼承了他的遺願這件事情,早就有心理準備。

很多人依舊按照李林甫任相的時候那樣,阿諛奉承、爭相巴結。

但是,終究還是有正直的人的。

有人勸陝郡新進進士張彖拜見楊國忠,並說:“趁著現在趕緊去拜見他,如果能和楊相搞好關係,以後肯定會平步青雲。”

張彖不聽,依舊不理會那些人;還對那些急急前去的人冷眼諷刺。

他以學識淵博經綸滿腹而聞名遠近,他根本就不屑於巴結楊國忠。

有人接著勸他:“你雖是進士出身,但若要得到好的職位差遣,就一定得上楊府拜會。當今宰相是貴妃堂兄,沒有他點頭稱是,你根本做不了官!”

張彖聽後不屑一顧,譏諷道:“你們這些小人,看楊國忠現在地位顯赫,以為投靠了他,身後就有了萬仞泰山,真是可笑之極。”

“他不過是一座冰山,雖然現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隻要旭日東升,他這座冰山就會消融,到時我看你們找誰去!”

那個人不信,繼續勸他:“旭日東升,誰知道需要多少時日?眼前的利益比較重要,隻要攀附上楊相,富貴榮華指日可待。”

張彖不屑:“為人臣子,就應該自己的底線。如此世道、忠奸不分,這官不做也罷!”

他看出來整個朝堂已經烏煙瘴氣,當場拂袖而去,隱居於嵩山中。

沒多久,安史之亂爆發,玄宗被迫賜死楊貴妃,楊氏一族從此沒落。

冰山難靠成了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不能被倚靠的短命權勢。

十一月,楊國忠為相後,任命司勳員外郎崔圓為劍南留後,征魏郡太守吉溫為禦史中丞,兼京畿、關內采訪等使。

吉溫和安祿山老早之前就已經狼狽為奸,臨行前到範陽向安祿山告別,安祿山讓他的兒子安慶緒一直把吉溫送出境,並為吉溫牽著馬送出驛站大門數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