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高仙芝被殺後,玄宗沒有可以任用的大將,所以想到了因為中風在家中休養的哥舒翰。
身兼河西、隴右節度使的哥舒翰多次打退吐蕃,又是名將哥舒道元之子、王忠嗣的得意部下,其作戰能力和軍事能力都不容小覷。
而且,他和安祿山素來有恩怨、明懟暗懟了好幾次,關係一直不怎麼樣。
玄宗召見他,拜他為兵馬副元帥,率兵八萬去征討安祿山;玄宗還下詔書讓各地進軍,集兵收複洛陽。
哥舒翰原本就因為中風萌生了退休的念頭,現在玄宗讓他拖著病軀去帶兵打仗……
簡直就是強人所難。
哥舒翰堅決地拒絕,但是玄宗不答應。
哥舒翰無奈,隻好領命。
玄宗任命田良丘為禦史中丞兼行軍司馬,起居郎蕭昕為判官;蕃人將領火拔歸仁等都率領部落軍隊聽從哥舒翰指揮,。
再加上高仙芝原來的軍隊,湊了十六萬人——號為二十萬,守衛潼頭。
哥舒翰中風中得確實挺厲害,眼看著都快生活不能自理了,根本沒有心力料理軍務;他幹脆就把軍政大事委托給田良丘全權處理。
田良丘生性謹慎,他隻是行軍司馬、不敢一人決定大事,於是就讓王思禮統領騎兵,李承光統領步兵。
可是王思禮和李承光一向沒達成過共識;現在,看著哥舒翰身患重病,動了爭權的心思。
倆人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軍令一直無法統一。
哥舒翰本來就生患重病,看他們掐架,覺得特別鬧心;凡是不聽從指揮的,一律軍法嚴懲。
但是,有時候某些事情並不是士卒能說了算的,責任還是出在他的領導。
哥舒翰一味地用法嚴厲而不體恤士卒,導致士卒們意誌鬆懈,士氣低落,戰鬥力銳減。
安祿山的部將大同軍使高秀岩率兵侵略振武軍,被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擊退打敗,郭子儀又乘勝攻克了靜邊軍。
安祿山派大同兵馬使薛忠義侵略靜邊軍,郭子儀派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浚、左武鋒使仆固懷恩、右武鋒使渾釋之等率兵去迎戰,大敗叛軍,七千騎兵被坑殺。
仆固懷恩正式登上曆史舞台,並在安史之亂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軍功僅次於郭子儀、李光弼的存在。
他是鐵勒人,最早在王忠嗣手下應征入伍,後來跟隨郭子儀,任朔方左武鋒使。
仆固懷恩飽讀詩書,驍勇果敢,屢立戰功。
安史之亂之中,仆固懷恩家族中共有四十六人為國殉難,可謂滿門忠烈。
可惜他這樣一個忠勇之人卻不被朝廷信任,最終在安史之亂完全平定之後被太監所逼迫而謀反,暴斃軍中。
我不由得想起了同樣倒黴的哥舒翰、來瑱等人,他們都在安史之亂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卻沒能躲過宦官亂政。
李亨光忙著平定藩國叛亂,也顧不上整頓內政;玄宗留下的爛攤子,他還沒來得及收拾完就死掉了。
郭子儀坑殺了對方七千騎兵之後,又進軍包圍了雲中郡;他派別將公孫瓊岩率領二千騎兵攻克了馬邑,打開了東陘關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