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複了長安之後,李亨下詔書讓李泌趕往長安。
李泌到後,肅宗說:“朕已經上表請求上皇回京城,朕當讓帝位,還東宮重為太子。”
李泌一怔,問:“上表還能夠追回嗎?”
李亨不理解,說:“已經走遠了。”
李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篤定地說:“上皇不會回來。”
李亨吃驚,問為什麼。
李泌說:“按道理和情勢,不回來是自然的。”
他的話把爹控的李亨說得很方,說:“那怎麼辦呢?”
李泌說:“現在請再寫一份群臣賀表,就說自從在馬嵬被留,在靈武被勸說即帝位,到今天克複京城,陛下時刻思念著上皇,請上皇立刻返回京城、頤養天年,以使陛下能盡孝養之心,這樣就可以了。”
李亨聽後立刻讓李泌草寫表書。
李亨讀了表書後,泣不成聲:“朕開始時真心想把帝位複歸上皇。現在聽了先生的話,才知道是失策。相比於歸還帝位,奉孝才是根本。”
他立刻命令宦官奉表書入蜀,當晚他李泌一起飲酒,並同床而睡。
李輔國請求把宮禁中的符契與鑰匙交付給李泌,李泌請求讓李輔國繼續掌管,李亨同意。
與此同時,郭子儀率領蕃、漢兵追擊叛軍至潼關,殺敵五千人,攻克了華陰、弘農二郡。
關東向朝廷獻來俘虜一百餘人,肅宗下敕書讓把他們全部殺掉。
監察禦史李勉向李亨進言說:“現在舉行叛亂的元凶還沒有被除掉,戰亂波及了大半個國家,許多人都受到了牽連,他們得知陛下即皇帝位,率兵平叛,都想著洗心革麵,來服從陛下,現在如果把這些被俘的人全部殺掉,是逼迫那些跟隨反叛的人繼續作亂。”
李亨聽後立即命令赦免了他們。
十月三日,啖庭瑤到了成都。
十月十八日,啖庭瑤持玄宗誥命還,誥中說:“給我劍南一道自奉足夠了,不再回京師。“
李亨讀後憂懼,不知如何辦才好。
李泌安慰他,這是因為第二道表書還沒到的原因。
果然,沒多久第二道表書的使者回來了,他們說,玄宗最開始看到李亨請讓帝位的表後,心中彷徨不食,想留蜀不歸。
及見群臣賀表,才高興,命備食作樂,並下誥命定行日。
李亨聽後說:“這都是靠先生(李泌)的幫助。“
初八早上,興平軍上奏說:在武關打敗叛軍,收複了上洛郡;下午接到了邊軍的戰報,吐蕃軍隊攻陷西平郡。
李亨也顧不上理會,當務之急是先安內。
李泌為肅宗草群臣賀上皇表之後,就想要離開,繼續做自己的山野閑人。
他跟李亨辭行,說:“臣現在已報陛下之德,想要退為閑人,還有什麼能比這更快樂呢!“
肅宗說:“我與先生累年以來同生死,共患難,現在正是一起有福同享的時候,先生為何要離我而去?“
李泌說:“臣有五不可留,願陛下聽任臣去,免臣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