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就要美出氣氛
林徽因的美是一種姿態,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是對生活的肯定與讚賞,是徐誌摩筆下“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在有生之年,她綻放出了生命中的全部美麗,活出了完美的自我,渲染出了一個時代的氣氛。
民國第一美女
隻要是女人,每個人均爭相想當美女,但是每個時代美女基準皆不同,什麼樣的女人才能稱得上是美女呢?一個美女,僅憑動人的相貌和姣好的身材是不夠的,還要配以知性、個性才行。
林徽因是那個時代公認的美女,俏麗的容貌、良好的修養、得體的舉止以及淵博的知識,使她有“民國第一美女”之稱。不少曾經見過林徽因的人,都為她的美貌而傾倒。先不說與林徽因一起長大的堂姐堂妹們,她們幾乎都能將她當年的衣著打扮、舉止言談細致入微地描繪出來,當年還是個小姑娘的林徽因已足以令眾生傾倒。後來有人就美貌問題詢問過與林徽因生活在同時代的著名女作家冰心:“林徽因與陸小曼誰更美?”冰心回答說:“林徽因俏,陸小曼不俏。”
女教授全震寰也聽過林徽因講課,也有回憶:
林徽因每周來校上課兩次,用英語講授英國文學。她的英語流利,清脆悅耳,講課親切,活躍,談笑風生,毫無架子,同學們極喜歡她。每次她一到學校,學校立即轟動起來。她身著西服,腳穿咖啡色高跟鞋,摩登,漂亮,而又樸素高雅。女校竟如此轟動,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是男校,就聽不成課了。
作家蕭乾是林徽因的好友之一,他的夫人文潔若曾在所著的《才貌是可以雙全的——林徽因側影》一書裏說:“林徽因是我生平見過的最令人神往的東方美人。她的美在於神韻——天生麗質和超人的才智與後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
作家陳衡哲之妹陳衡粹提起初次見到林徽因時的情景,那是1930年的春夏之交,在香山上,當時她被林徽因的美貌所震驚:
有一天同一位朋友上山遊覽,半山上一頂山轎下來,我看見轎子裏坐著一位年輕女士。她的容貌之美,是生平沒有見過的。想再看一眼,轎子很快下去了。我心中出現“驚豔”兩字。身旁的人告訴我,她是林徽因。用什麼現成話讚美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等都套不上,她不但天生麗質,而且從容貌和眼神裏透出她內心深處骨頭縫裏的文采和書香氣息。
美得有如傳奇
在同代人的記憶中,林徽因的美有如傳奇。在眾多的讚譽中,徐誌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對林徽因的評價道出了她之所以為人所讚賞的真正原因:“徐誌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複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
用文潔若的話來說,林徽因的美是“天生麗質和超人的才智與後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所以雖說青春逝去,但林徽因的美卻經住了時光的磨洗。文潔若提起1948年在清華大禮堂見到已經44歲的林徽因時的情景說:
一會兒,林徽因出現了,坐在頭排中間,和她一道進來的還有梁思成和金嶽霖。開演前,梁從誡過來了,為了避免擋住後麵觀眾的視線,他單膝跪在媽媽麵前,低聲和媽媽說話。林徽因伸出一隻纖柔的手,親熱地撫摸著愛子的頭。林徽因的一舉一動都充滿了美感。
文潔若還感慨道:“沒想到已生了兩個孩子,年過40的林徽因,尚能如此打動同性的我。”是怎樣的一種美麗,竟然讓身為同性的人都那樣念念不忘?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學生,梁思成後來再娶的夫人林洙也是一位大美人,她回憶起初見林徽因時:
啊!我終於見到了這位美人。我不想用細長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雙眼皮,長睫毛,高鼻梁,含笑的嘴,瓜子臉……這樣的詞彙來形容她。不能,在我可憐的詞彙中找不出可以形容她的字眼,她給人的是一種完整的美感:是她的神,而不全是貌,是她那雙凝神的眼睛裏深深蘊藏著的美。當我正在注視這張照片時,隻聽臥室的門“嗒”的一聲開了。我回轉身來,見到林先生略帶咳嗽、微笑著走進來,她邊和我握手邊說:“對不起,早上總是要咳這麼一大陣子,等到喘息稍定才能見人,否則是見不得人的。”
即使是對病中的林徽因,她也是印象深刻:“林先生是我所見過的女子中最美的一位,雖然患肺病,可很瘦弱,但還是極美,她的精神特別感人,透過她的身影,可見她的精神之光。”
美出一個時代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