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故事。烏力吉小時候和小朋友去樹林中捕山雞。他們這一次采用了新方法,把木箱子用木棍支起,在木棍上係上繩子一直接到他們隱藏的草叢之中。隻要山雞飛下來去啄食撒在箱子下麵的穀粒,烏力吉他們隻要一拉繩子就可以把山雞罩起來,就抓到山雞了。
他們隱藏起來,觀察動靜。一會兒,飛來了一群山雞,共有11隻。大概是山雞太餓了,不一會兒就有8隻山雞走到了箱子下麵。一個朋友讓烏力吉拉繩,可他猶豫地說:“再等一會兒,這樣更穩妥一些。”
他們等了一會兒,非但那3隻沒有進去,反而又走出了5隻。朋友勸他拉繩子,烏力吉說再有一隻走進去才拉繩子。但是接著卻又走出來兩隻。如果這時候拉繩子,還能套住一隻,但是烏力吉還是猶豫不決,想再等等看。不幸的是,最後一隻山雞好像感到不妙,也走出來了。
烏力吉那一次,一隻山雞也沒捕到到。
鳥力吉應該從這次教訓中得出一個道理:猶豫寡斷,隻能使機會稍縱即逝。猶豫不決的人,在機遇麵前,沒有果斷力、沒有信心,他們的一生也就注定要平庸。
成功的人能迅速地做出決定,並且不會經常變更;而失敗的人做決定時往往很慢,且經常變更決定的內容。
凡事都要果斷。一切的失敗,都可以從拖延、猶豫不決和恐懼中找到一些答案。果斷二字,看似容易,做起來很難。在沒有想好對策之前猶豫不決還可以理解,想清楚了還在猶豫,這就是失敗的一大誘因。
任何莫名的躊躇、猶豫和毫無主見、優柔寡斷,都將使你的才幹和智慧受到莫大的損失。而那些意誌堅決的人,任何困難挫折,都不能稍稍改變他的立場和決定,他寧願做一隻寂寞的鴕鳥,一個人在沙漠孤獨地奔跑。外來的風吹雨打,對他來說,隻是一種暫時的困苦,一種磨煉,在與之抗爭的過程中,他由衷地感到了生命的樂趣。對他的譏諷,也絲毫不能使他發生動搖。
猶豫不決,隻能使我們的行動受到無限期的拖延,最終使我們什麼都做不了,根本談不上成功,結果隻能是望洋興歎。
機遇的產生和利用,都與主、客觀條件有關,而主觀條件則更為重要。一個能當機立斷的人,一個有主見、善決斷的人,在麵對重大事件時,他絕不會方寸大亂,落伍於時代,絕不會為任何事物所阻礙。他們具有高超的判斷力和堅強的決心,他們生來就是要做高尚事業的,他們明察善斷,使他們能輕易獲得成功。他們總是言出必行,事情做完還有餘裕。他們對自己的運氣很有把握,所以能以更大的信心去創造輝煌。
如果你發現了已經來臨的機會,那麼千萬不要猶豫,該出手時就出手,果斷出擊抓住它,那麼收獲就會伴隨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