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探險家在森林中看見一位老農正坐在樹樁上抽煙鬥,於是他上前打招呼說:“您好,您在這兒幹什麼呢?”

這位老農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樹,但就在這時風雨大作,刮倒了許多參天大樹,這省了我不少力氣。”

“您真幸運!”

“您可說對了,還有一次,暴風雨中的閃電把我準備要焚燒的幹草給點著了。”

“真是奇跡!現在您準備做什麼?”

“我正等待發生一場地震把土豆從地裏翻出來。”

這位老農是坐等機會者。他這樣坐等機會,也許偶爾有機會光顧於他,但不會很多,所以他隻能這樣僥幸地苟且偷生。青年人不應像老農一樣,而是應該成為主動尋找機會者,一旦機會出現,就會一鳴驚人,成為響當當的成功者。

因為機遇不會落在守株待兔者的頭上,隻有敢於衝鋒、主動出擊的人,才能抓住機會。有一句美國諺語說:“通往失敗的路上,處處是錯失了的機會。坐待幸運從前門進來的人,往往忽略了從後窗進入的機會。”

懂得緊緊抓住機遇的人,才有希望摘取成功之果。爭取機遇,抓住機遇,就要勇敢地以自己的最佳優勢迎接挑戰,要力求選擇最佳方案,然後付諸行動。必須主動尋覓機遇,要敏銳地“纏住機遇”。機遇隻能饋贈給踏破鐵鞋、積極尋求的探索者,而不是恩賜給守株待兔、消極等侯的人。

人不僅要把握機會,更需千方百計創造機會。走向成功的人,絕不是一個逍遙自在、沒有任何壓力的觀光客,而是一個積極投入、“執速不悟”的參與者。善於製造機遇,並張開雙臂迎來機遇的人,最有希望與成功為伍。積極主動創造機遇,也正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人生態度。

機遇絕非上蒼的恩賜,它是創造主體主動爭來的,主動創造出來的。機遇是珍貴而稀缺的,又是極易消逝的。你對它怠慢、冷落、漫不經心,它也不會向你伸出熱情的手臂。主動出擊的人,易俘獲機遇。守株待兔的人,常與機遇無緣,這是普遍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