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低調做人(2)(2 / 3)

可是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虧,就會為了所謂的“麵子”和“尊嚴”,甚至為了所謂的“正義”與“公理”,而與對方搏鬥。有些人因此一敗塗地,有些人雖然獲得“殘勝”,卻元氣大傷!

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很多人都會碰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殘酷的現實需要你對人俯首聽命,這樣的時候,你必須麵對現實。要知道,敢於硬碰,不失為一種壯舉。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硬要拿著雞蛋去與石頭鬥狠,隻能算作是無謂的犧牲。

做人做事智慧箴言:

“好漢要吃眼前虧”的目的是以吃“眼前虧”來換取其他的利益,是為了生存和實現更高遠的目標。如果因為不吃眼前虧而蒙受巨大的損失,甚至把命都丟了,哪還談得上未來和理想呢?

8.自古真人不露相

我們知道,龍可稱得上天地之間威力較大的動物了,但龍如此強大,還是經常隱藏自己。所以龍在日常的活動中,根據情況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這其實就是韜晦之計。

韜晦之計是在自己力量尚不足,羽翼尚未豐,戰機尚未到時,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減少將來對手現在對自己的發現和謀害,從而保存自己,以待今後再戰的計謀。韜晦之計的運用在我國曆史上可謂經典多多,特別是那些麵對君王之威,深陷官場險惡之中的官吏來說,他們如果不懂得一兩種韜晦之計的話,是很難保全自己的性命的。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當時劉備落難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誠地接待了劉備。劉備住在許都,在衣帶詔簽名後,為防曹操謀害,就在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此迷惑曹操,放鬆對自己的注視。

一日,曹操約劉備入府飲酒,談起以龍狀人,議起誰為世之英雄。劉備點遍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璋、張繡、張魯、韓遂,均被曹操一一貶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標準——“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劉備問:“誰人當之?”曹操說,隻有劉備與他才是。

劉備本以韜晦之計棲身許都,被曹操點破是英雄後,竟嚇得把匙箸也丟落在地下。恰好當時大雨將到,雷聲大作。劉備從容俯拾匙箸,並說:“一震之感,乃至於此。”巧妙地將自己的惶亂掩飾過去,從而也避免了一場劫數。劉備在煮酒論英雄的對答中是非常聰明的。

劉備藏而不露,人前不誇張、顯炫、吹牛、自大,裝聾作啞不把自己算進“英雄”之列,這辦法是很讓人放心的。他的種菜、他的數英雄,至少在表麵上收斂了自己的行為。一個人在世上,氣焰是不能過於張揚的。

孔子年輕的時候,曾經受教於老子。當時老子曾對他講:“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於做生意的商人,總是隱藏其寶貨,不令人輕易見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卻顯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誡人們,過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將欲望或精力不加節製地濫用,是毫無益處的。

中國舊時的店鋪裏,在店麵是不陳列貴重的貨物的,店主總是把它們收藏起來。隻有遇到有錢又識貨的人,才告訴他們好東西在裏麵。倘若隨便將上等商品擺放在明麵上,豈有賊不惦記之理。

不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話說的“滿招損,謙受益”,才華出眾而喜歡自我炫耀的人,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反感,吃大虧而不自知。

所以,無論才能有多高,都要善於隱匿,即表麵上看似沒有,實則充滿,要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做人做事智慧箴言:

日常的活動中,根據情況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9.把榮耀的桂冠戴在別人頭上

無論什麼時候,身居高位的人總是希望自己的地位安穩,並在智力、機敏度及魅力等方麵優於其他人。所以,如果你把榮耀的桂冠戴在他的頭上,他就會給予你很多東西,那麼就會給你自己帶來許多便利,就會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