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密謀(1 / 3)

李謙的一連串設計,終於將趙鵬一步步逼入了絕境,且這還隻是個開始,難往後他還會再使出怎樣的淩厲殺招,令趙家徹底走向毀滅------

是人都有慣性思維,蘇赫也不例外,他無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種思維誤區,總覺著自己這國子監生的身份來得太過蹊蹺,難不是被李謙給算計了。

也就是,他直覺這是對方的順手報複,既奪了趙鵬的功名,又把鍋給甩到了蘇家的頭上,讓趙家以為蘇家也在此事上出了力,甚至很有可能早已與李謙暗中有了勾結------然後,李謙這個布局之人則樂見其成,坐看蘇趙兩家反目成仇,打得你死我活,打出腦漿子來才好------

陰險,太陰險了!

蘇赫坐不住了,原本還想著去找趙鵬解釋清楚,而後繼續作為旁觀者來觀望局勢的他,在得知趙鵬再一次被提審後,立即就意識到自己已然無法置身事外了。

要麼旗幟鮮明地站出來聲援趙家,要麼改旗易幟投靠李謙,否則無論哪一方抽出手來,自己都會麵臨滅頂之災。

如今的局勢已經逐漸明朗,是人都能看出,趙家已然落入了無法自救的頹勢,怕是等到趙糧長從京師趕回來時,趙家已經沒了,在碼頭迎接他的很可能會是辦案的官差------

因此經過反複思量後,蘇赫選擇了後者,毅然決定倒向李謙這一邊。

樹倒猢猻散,倒戈的可不僅僅是一個蘇家。當趙鵬功名被革的消息傳開後,錢塘縣衙再一次開堂問案時,各級衙門破荒的保持了緘默,不再過問案情的進展。

李謙的目的已然達到,但事情遠未就此結束,單憑一樁擄人的案子,也是不足以扳倒趙家的。

不過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計劃總得一步步的實施,眼下最緊要的,自然是坐實趙鵬的這一項罪名,至於往後------趙家這些年來勾結官府,做下的違法亂紀之事本就多不勝數,雖然他們掩蓋得極好,但想要揪出一兩件來也不會太難,隻是當下的時機還不成熟而已。

事實上,蘇赫的棄暗投明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那根本就不是此前計劃中的一環------李謙倒也樂得摟草打兔子,順手將他拉上了賊船,以便能知曉更多趙家曾經做下的齷齪事。

有了蘇赫提供的情報,再想要翻出趙家屁股底下的爛賬,自然也要比原先更容易些。不過這人的可利用價值也不算太大,知道的核心機密不多,畢竟與他關係親密的人是趙,而非老趙。

不出意外,當李謙破除了外界存在的種種幹擾因素後,王知縣辦起案子來也相當的得心應手,進展得異常順利。

當下午,李謙就得了消息,堂審結束後,趙鵬因罪入獄,被縣衙收押了。當然這人也是十分之嘴硬,三木之下才堪堪鬆口,承認那些凶徒確實是受雇於他,才擄劫了李家的那對丫鬟。

折騰了這麼些時日,趙鵬總算是招認了自己的罪行,不過隱患仍然存在。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透過刑訊逼供得到的犯人口供是非常不牢靠的,一旦將來出現變故,有外力介入,案犯就極有可能反咬一口,推翻先前的所有供詞------

如此一來,反倒像是李謙在給自己挖坑了。但這也是純屬無奈之舉,趙鵬隻要一不入獄,後續的計劃就難以展開分毫,因為懾於趙家的權勢,壓根就沒人敢站出來指認他們之前所犯下的種種罪行。

唯有造勢,營造出一股趙家日落西山的假象,才能引出更多喜歡落井下石的人,以及那些真正受過他們欺淩的苦主。

事實證明,這樣的手段也是行之有效的。當李謙將趙鵬一手打入大牢後,終於使得不少人開始相信,他有能力扳倒趙家這麼個龐然大物了。

然而,一個趙家的倒台,也關乎著不少人的身家性命。

在這之間,誰都不敢保證自己就一定不會受到牽連,那些與之勾結不深的,有心想保趙家,卻又擔心一腳陷入泥潭,無法抽身,所以才會出現這一集體沉默的景象。

到底,還是趨利避害的心思在作怪,也隻有陶晟和姚春這兩個老狐狸,才沒讓這陣勢給嚇退了。

事實是他們退卻也沒用,趙家一旦出事,他們必然首當其衝,難逃幹係,不會有任何的僥幸。

不過這倆人如今同樣也不急於表態了,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改變不了趙鵬功名被奪的事實,也隻能是從這樁案子上入手了。

品香閣的字號雅間裏,兩位穿著便裝的官老爺屏退了左右,正在商談具體的應變計劃。

沒辦法,趙家目前無法自救,陶晟與姚春作為趙家在官場上的護航人,斷然無法做到袖手旁觀,眼見趙家走向滅亡而不伸之以援手。

這倒不是他們為人有多仗義,純粹隻是相互之間的利益糾葛太深,想撇都撇不開------他倆誰都不敢肯定,趙員外一旦被入罪,之後會不會因為吃不住刑罰,連帶著把所有與他們相關的秘密都給招認出來,包括設計殺害前任檢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