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哀怨地說:“怎麼辦,我快餓死了,怎麼沒有一個地方咬得動呢?這個怪物太討厭了!”
最後,它找到了大象的屁股,再次用力一咬,這回居然咬動了,而且咀嚼起來就像剛剛活捉的小羊的肉,既鬆軟又可口。
這會兒野狗開心地自言自語說:“這才像樣,看來大象身上最柔軟可口的地方,隻有這裏了。”
這隻貪吃的野狗,從大象的屁股開始,不斷地往裏頭鑽食。
它從屁股吃到了象肚,當它吃完象的內髒,喝了幾口象血之後,便舒服地躺在象肚裏睡覺。它醒來時,想了想:照理說,該出去了。可是這麼大的一頭象我怎麼能放棄呢?不如就待在裏麵吧!這樣整頭大象就都是我的了。
就這樣,野狗在象肚裏舒舒服服地住了下來。
可是它沒料到,在烈日的照射下,大象的屍體開始緊縮,特別是送進空氣的肛門處,已經越縮越小。
終於有一天,當野狗醒來時,象肚裏居然一片漆黑。其實在這之前象肚裏的肉質早就變硬,象血也早已經枯竭了,但是已經安逸於象肚裏的野狗,一點也不介意,直到伸手不見五指時,它才警覺到大事不妙了。
野狗發現出口不見了,它感到萬分驚恐,不停地在象肚裏東突西竄,又撞又踢,隻是不管它怎麼撞,就是撞不出一個逃生的小門。最後,它無力地倒下了。
若幹年後,有人發現了一副大象的骨骼,並在其腹部的地方發現了另一個動物的骨骼。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隻動物的骨骼是被大象的骨骼包圍的。難道這隻大象變成了食肉動物?它怎麼又能夠完整地吞進一隻動物呢?……
就在人們對此作種種猜測時,一個路過的智者給了人們講述了上麵這個故事。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都像故事裏的野狗一樣,無法控製自己的貪念,最後落入了陷阱。很多人都因為貪得無厭的習慣而墮落,他們為了滿足貪欲鋌而走險,最終做出了讓自己後悔不已的事。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人生在世,總會有麵臨多種誘惑之時,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頭腦清醒,要學會有選擇的舍棄。如果過於貪心,夢想著魚和熊掌可以兼得,那麼,最終的結果一定是不堪重負,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失去現有的一切。
掉進米缸的老鼠——警惕生活中真正的陷阱
有一天夜晚,一隻母老鼠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裏。這飛來的“橫福”它自然不會放過。當然,保持必要的警惕還是十分重要的。它還痛苦地記得,上一回自己的三個孩子因為貪吃涵洞裏的玉米棒而全部斃命。剛從悲哀裏緩過來神的它這回多了一個心眼,先用舌頭舔一舔表層的米粒,幾個時辰後,發現自己並沒有中毒跡象,反倒暗自嘲笑自己有點兒多慮了。接下來這隻母老鼠自然是一通飽吃,吃完後倒頭便睡。
不知不覺中,豐衣足食地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有時,它也想跳出來算了,但一想這麼多的好白米,嘴裏便直發癢癢。直到有一天,它發現米缸見了底,才覺得現在米缸的高度是自己難以企及的了,心裏不由得發了慌。因為它真正地意識到:這樣下去的結果自然隻有兩個,不是被米的主人打死,就是慢慢地餓死缸中。
可以這樣認為,對於這隻老鼠而言,這大半缸米是老天在它生命的路途中放置的一塊試金石。如果老鼠想全部據為己有,其代價是付出它的生命。而這隻老鼠能逃出缸外的高度可以稱之為“生命的高度”,而且這個高度就掌握在老鼠的手中。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會得到這樣的啟示:人類也會犯與這隻老鼠同樣的錯誤,往往隻注意有明顯標牌的陷阱,殊不知沒有標牌的陷阱才是致命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