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與河蚌——商場莫講哥們義氣
烏龜開了一家珠寶行。一次,由於流動資金不足,烏龜便向曾與自己有八拜之交的結義兄弟河蚌借款。河蚌欣然同意了,並按烏龜的要求給了它三萬元的現金。
烏龜拿到三萬元錢後,打了一張欠條給河蚌,可河蚌卻順手把欠條撕了。
“為什麼?咱倆親兄弟,也得明算賬呀!”烏龜說。
“嗨,咱們誰跟誰呀,難道我還信不過你?”河蚌豪爽地說。
後來,由於整個珠寶行業不景氣,烏龜的珠寶行很快就撐不下去了。就在它整日為還上河蚌那三萬元錢發愁時,河蚌卻親自上門來了,並帶來了自己的律師。
“老哥,你欠我的那三十萬元錢,我現在要收回去了。”一進門,河蚌就對烏龜說。
“老弟,我正為欠你的錢不能還而發愁呢,不過我欠你的是三萬,而不是三十萬啊!”烏龜糾正道。
“我好心借錢給你,你現在想賴賬不成,你安什麼心啦?”河蚌一掃昔日的斯文,大聲叫嚷道。
“可是我……唉……”烏龜想起當初河蚌撕毀欠條時說的那番話,與今日大不相同,才明白自己上當了。不由氣急攻心,一時說不出話來。
“先生,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河蚌的律師開口了。
“可我明明隻借了它三萬元啊!”
“你有證據嗎?”律師咄咄逼人。
“沒有。”
“那你還想說什麼,想賴賬不是?”律師接著說。
“可是,我的確隻……”
“沒錢還債,可以把你的珠寶行作為抵押。”律師的一番話,終於讓烏龜明白了當初河蚌慷慨的用意。
“我不能把珠寶行押給你,那是我一生的心血啊!”
“那也行,咱們法庭上見。”河蚌理直氣壯地說。
“先生,你還是先想想上法庭的後果吧。法院肯定會把珠寶行判給我們作抵押的,那樣一來,所有的人就都知道昔日鼎鼎大名的珠寶商烏龜先生破產了,你還有什麼顏麵立世?”
律師的一番話,把烏龜逼上了絕路,為了保全麵子與尊嚴,烏龜隻好把珠寶行抵押給了河蚌,而對外則宣稱是自己另有生意,暫且把珠寶行托交給河蚌管理。
朋友講情義,商場講利益,你千萬別用錯了地方。萬一你的朋友也像河蚌一樣,早就在處心積慮地想著“幫助”你,而你恰恰又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他身上,那麼,你下的賭注越大,你就輸得越慘。
在此,你還要吸取烏龜的另一個教訓,即使是親兄弟,往來賬目你也要立下字據,以防日後對方使詐。為自己留了後路後,你才能放心地與他交往。
小猴祝壽——急功近利,欲速不達
東山上的小猴決定到花果山上去為猴王祝壽,為了不耽誤行程,一路上它風餐露宿,不敢有絲毫怠慢。
一天,小猴在路邊買了一個燒餅。為了節約時間,它沒有坐下來吃,而是邊吃邊大踏步地趕路。沒有想到,在它低頭咬燒餅時,腳下被一塊石頭絆了一下,小猴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屁股上沒毛的地方被摔得皮開肉綻。這一下,小猴想早一點趕到花果山是不可能了。它隻好捂著受傷的屁股,一步一顫、慢慢地向花果山走去。
做事講效率是很有必要的,但高效率的前提是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有序地進行才行。小猴的遭遇便印證了這個道理。
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你未作周密的安排,就急於求成,反而會壞事。萬事順其自然,不強求,不急功近利,才容易成功。
饑餓的狼——要具備判斷事物的能力
一匹饑餓的狼溜到農家院裏,卻什麼食物也沒有找到。就在它沮喪之時,忽然聽到了一個小孩的哭聲。
“哈……哈……我的美餐來了。”狼在心裏獰笑一聲,正準備去屋裏吃掉小孩時,忽然聽到屋裏傳出一個婦人的聲音:“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到門外,給狼吃掉。”
“我運氣真好!竟然碰上這等美事!”狼停下腳步,專心地等那婦人把小孩扔出來,自己就可以從容地吃掉那小孩了。
可是等了很久,那小孩竟然停住了哭聲,隻聽那婦人又說道:“小乖乖,好好睡,要是狼來了,我就殺掉它,讓你吃狼肉。”狼一聽,嚇得溜走了。
半道上,這隻饑餓的狼遇見了一頭打著飽嗝的獅子,獅子問道:
“老弟,你怎麼肚子還是癟癟的呀!”
“嗯,別提了,都怪我一時大意,被一個婦道人家給騙了!”狼說完,一頭栽倒在地上,它餓死了。
讀完這則寓言,你也許會為狼的行為而發笑,因為狼缺乏足夠理性的判斷力,碰到事情時不加以認真思考,卻把自己上當受騙的原因歸結於婦人身上,實在是愚蠢至極。
但是你在發笑過後,肯定也曾遇到這樣的事情:自己輕信了他人的話,發現上當後,隻知一味責罵騙子,而忘了反省自己。因此,具備判斷事物的努力對一個人來說尤為重要。
永不休息的鬼——會工作也要會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