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職場生存篇(6)(1 / 3)

孔雀當然不願意自己也變成一隻企鵝,企鵝首領再也無法容忍孔雀,便把它趕出了自己管理的這片領域。

這個寓言故事雖然簡單,卻寓意深刻。企鵝因為無法容忍與自己“步調不一致”的孔雀,並最終將其趕出自己的領地,其原因不是孔雀“不優秀”,而是因為孔雀蔑視了它的權威,沒有遵循它的意願去行事,因此,才被它無情地逐出了領地。

在職場上,許多管理者也常有意無意地犯了類似企鵝的錯誤,他們往往出於自身的需要,總是在企業中居高臨下,發號施令,把所有大權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在企業裏隻允許自己一個人的聲音說話。事實上,他們這樣做的同時,已使自己脫離了廣大的員工,並且陷入失去民心的境地,使自己成為了孤家寡人。

懂得未雨綢繆的青蛙——在工作中要善於發現真正的問題

兩隻青蛙一起住在一個池塘裏。

在炎夏裏,池水幹了,它們隻好動身到外地尋找住處。它們途中經過一口儲滿了水的深井。一隻青蛙看見了,對另一隻說:“讓我們下去,住在這口井裏吧!它可以供給我們居住的地方和許多食物呢!”

另一隻回答:“但是,如果這井裏的水幹了,我們如何跳出這樣深的地方呢?”

做事應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來臨時,才能從容應付。在工作中,我們隻有具有憂患意識,才能透過表麵現象去發現問題,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中,否則,就做不好工作,而且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

兄弟獵雁——工作是有章法的,要事第一

兄弟倆一起外出打獵,一隻大雁飛了過來。

“我把它射下來煮著吃。”哥哥拉開弓瞄準說。

“鵝是煮著好吃,但大雁還是烤著吃更香。”弟弟說。

“煮的好吃!”

“烤的更香!”

兄弟兩人為此爭論不休,誰也不服誰。於是,就到一個人那裏去評理。

那個人告訴他們,把大雁分成兩半,一半煮,一半烤。

兄弟倆覺得有道理,就回去找那隻大雁。但大雁早就飛得沒有蹤影了。

法國哲學家萊斯·巴斯卡說:“把什麼放在第一位,是人們最難懂的。”很多人都不幸被這句話言中。他們完全不知道把工作按其重要性來排列,他們甚至以為工作本身就是成績,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一條“勇敢”的魚——盲目地追求成功不可取

一群魚生活在渤海口,在這裏它們過得很快樂。一天,這群魚中的一條突然發現自己的人生應該更加多姿多彩,於是它發誓要遊到高原去實現生命的價值。其他魚知道後,都勸說到:“到那裏路途遙遠,你還是放棄吧。”

“不!不達目的我決不罷休!”

這條魚說完,離開了群體。它逆流而上,頑強地拚搏,它的遊泳技術很好,頭腦也很機敏,它穿過了漁民們布下的一道道漁網,也逃過了大魚吞食的嘴巴,一會兒衝過淺灘,一會兒穿過激流。它遊過了一個又一個危險地帶,它過了山澗,擠過了石縫,終於遊上了高原。

群魚們為它歡呼起來。大家都把它視為勇於拚搏奮鬥的英雄。

可是,這位受人尊敬的英雄,剛想朝歡呼的同類擺擺尾巴,卻已經不行了,它被凍成了冰。很多年過去了,它一直保持著遊泳的姿勢,凝固在唐古拉山的冰塊中。

顯然,這是一條勇敢的魚,它逆行了那麼遠那麼長那麼久,它應該是一位英雄。但是,它隻有偉大的精神卻沒有正確的方向,它沒有遵從自然規律,雖然曆盡了艱辛,得到的卻隻能是死亡。可見,成功必然需要勇敢的精神,但還需要有科學的態度,條件不成熟就不要盲目地行動。

鹿媽媽和小鹿——懂得尋求幫助

鹿媽媽帶著小鹿在林間散步。

小鹿和媽媽一起沿著山間小道轉悠,忽然發現前麵的開闊地帶上,一隻狼正在追著一隻倉皇逃跑的兔子。

“媽媽,你看,那隻兔子今天死定了。”

“何以見得?”鹿媽媽和小鹿停下腳步,觀看狼追趕野兔。

“狼那麼強大,跑得那麼快,兔子肯定沒機會活命了。”小鹿說。

“不,孩子,狼很有可能追不上兔子。”

“為什麼?”這次是小鹿發問。

“你想想看,那隻狼所在乎的,隻不過是一頓午餐而已,追不上兔子,它可以再去捕食其他動物。但對兔子,那就截然不同了,它如果被狼追上,自己的性命也就完了,所以兔子會用盡全力來逃命。”

小鹿轉頭一看,果然如媽媽所言,狼與兔子之間的距離已越來越遠,後來,狼終於放棄了追趕野兔,它停下腳步,四處張望,準備重新尋找獵物。

小鹿很佩服媽媽的見識,便又問它:

“媽媽,既然狼追不上兔子,那一開始,它就不用去追了。”

“也不能說狼永遠追不上兔子,隻要狼群一起行動,兔子就是跑得再快,也還是逃不出它們的圍捕;也許,那隻狼在開始追兔子時,也希望能遇上夥伴的支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