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受到驚嚇或者倉皇逃命的時候,才十分容易中招。
王小鐵沒有製作這種陷阱,他沒有獵犬可以追捕獵物,相反的,在那些猛獸出來尋找食物的時候,他根本就不想在這片叢林中停留,一不小心,他就會變成食物。
再次看到了動物的痕跡對王小鐵來說很幸運。南半島因為海嘯的緣故,估計大部分動物都被迫離開了它們的領地,所以這片區域,按理說動物應該十分多。
王小鐵隻要看見動物的痕跡,就會停下仔細辨認一番,哪怕無法確定動物是什麼,但是通過蹄印,差不多能判斷出動物的大小。
他采用的是一種最費力,卻又最穩妥的捕獵方法:挖坑法。
挖坑會擾亂環境並留下持久的印記,這會引起部分動物的警覺。但另一方麵,有些動物的好奇心會超過它們的判斷力,進而會前來試探。狐狸,野豬,野貓和獾都會刨坑打洞,這類坑會吸引它們的注意力。
王小鐵在顯眼的地方挖了幾個坑,然後用削尖的六根木棍斜著向下的方向埋在了土裏,使尖端在洞口處形成了一個半圓。隨後又在上麵放置了一個活稱人結以防抓到的獵物跑掉。
王小鐵將一隻剝好的牡蠣肉放在坑下麵,等到某些動物伸長脖子嗅聞時,一旦超過了尖樁口,脖子就會被鋒利的木尖卡主,無法再縮回去了。
不過這種陷阱對付一些小動物還很有效,如果真的是野豬,那厚厚的皮毛保護下,這種陷阱隻會被它們的蠻力破壞掉。
對付野豬,陷阱必須要大,而且還要足夠致命才行。
王小鐵一邊布置著陷阱,一邊做著記號,慢慢的向著叢林深處一直蔓延。
終於,他再次發現了一個泥潭,而且還是那種被踐踏過的泥潭,旁邊的樹樁上也有被摩擦過的痕跡。
喜歡玩泥的動物隻有野豬,所有野豬喜歡在泥水中洗浴。雄獸還要花好多時間在樹樁、岩石和堅硬的河岸上,摩擦它的身體兩側,這樣就把皮膚磨成了堅硬的保護層,可以避免在發情期的搏鬥中受到重傷。
王小鐵圍繞著泥潭找到了野豬經過的腳印,尋找了一個極佳的位置,開始利用開山刀挖坑。
這一次,他必須要挖一個很大的坑,最少也要有一米半的深度,足夠一頭成年的野豬可以直接落入坑中,一時半會無法爬上來。
這是一個力氣活,王小鐵用了4個小時才算完成,找了幾個胳膊粗的木棍,全部削尖之後,倒立著埋在了坑底。隨後開始在陷阱上方用細木棍與草還是做偽裝,偽裝到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坑為止。
野豬的攻擊力那是高到無法想象的,王小鐵可不想真的抓到一隻野豬,還要在坑裏想辦法跟它搏鬥一番,那些倒立的木樁在野豬掉下陷阱的時候,足夠刺破它們的皮膚,它們會受驚,開始拚命掙紮,最後筋疲力盡死在陷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