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坐臥不安順娘思夫(2 / 3)

常順娘看看尚未全黑的天色,點點頭說道:“確實應該小心為好。”說罷,喚了翠姑來讓她提燈籠跟過去。

秦寶珠的滿月才剛過,常順娘卻愁上了。秦寶珠是知道的,她睜大眼睛看向常順娘的方向,張開嘴無聲地吐出一個字:“十。”這已經是她這一世的娘親第十次歎氣了。昨夜她不小心聽了次牆角,其實不能怪她,她不過是閉眼假寐而已,秦持重和常順娘就低聲聊開了。

如今離過年也不遠了,秦持重急著要回京城,說是因為滿月宴推遲了許久,再不上路就趕不及年前到家。常順娘沉默了一會兒,還是溫柔地說明日一大早就幫他張羅行李。秦寶珠聽出來她其實非常不高興。

她這個娘真是活得辛苦啊!秦寶珠心中感歎。就算是不願意,也得陪著笑臉把丈夫送走,然後默默等待他再來的日子,也許是一兩個月,也許是一兩年,或者一輩子。她不由對常順娘生出一絲憐惜,咿咿呀呀咕噥著向坐在旁邊那個模糊的身影伸出短胖的小手。常順娘見女兒似乎對自己心中悲苦有所感應似的,抓住女兒的小手,用自己的額頭輕輕頂住女兒的小額頭。想起方才送別秦持重的情景,更是心如刀割,一滴清淚從眼角滑落。

“阿雪,母親隻有你了,你是母親的最珍貴的寶貝。”常順娘低語,“要是你爹不回來了,咱們娘倆就相依為命吧”

秦寶珠心情頓時沉重,想起秦持重今早離開的時候,常順娘抱著她送別到門口。秦持重還在她臉上蹭了蹭,充滿慈父之愛。那是真的喜歡她這個女兒吧?有了牽掛,也許他不會太狠心要拋棄常順娘這個外邊的妾室。不過……

秦寶珠眼光閃了閃。寧為貧門妻,莫作高門妾。這個道理,連她這個來自現代社會的靈魂都曉得,難不成常順娘不懂?這些日子相處以來,秦寶珠很肯定常順娘是個頗有傲骨之人,斷然沒有為貪圖富貴下嫁為妾的道理。更何況,常順娘還略通文墨,家境又還過得去,何必自賤!這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其實秦寶珠所不知道的是,甘明鎮文風不盛,鎮上雖有一官辦學堂,卻隻是鎮上孩童聚眾耍樂之處,是以數十年來,甚至連秀才也極少有人能考中。而常家祖上曾出過一個秀才,家中也有一些傳下的書籍,到常木匠這一代也是進過學堂,能粗略認得幾個字。常順娘打小就羨慕自家兄長能上學堂,也纏著兄長教授她識文認字。到後來,常木匠不再進學,回來繼承父親衣缽,常順娘仍不放棄,把家中的書本讀了個遍。幾年下來,居然也粗通文墨。也因如此,常順娘再不願將就那些大字不識的粗鄙之輩,立誌要嫁個讀書人,不知回絕了多少門好親。眼見十七了,都變成了老姑娘,急得殷氏是團團轉。

恰好此時秦持重遊曆至此,在常家隔壁租下個小院子,常順娘一見是個俊俏的郎君,又聽說早就有功名在身,不由心生仰慕。又見他藏書不少,便大著膽子相借,有些看不懂的,秦持重也指點一二。如此一來二去,兩人都互生愛慕,一個愛他文采風流,一個愛她紅袖添香。隻可惜秦持重家中早有妻房,常順娘也是個有傲氣的,本不願嫁為人妾,奈何已然情根深種,最後隻得一咬牙,由著秦持重以良妾之禮抬進門。

秦持重走後,不久便要過年了。丈夫不在,門庭冷清,常順娘也沒什麼心思操持,隻吩咐翠姑準備年禮,一份送給娘家,餘下的送往幾個走得近的鄰裏。除夕那晚,更是早早哄了秦寶珠睡覺。翠姑給她備了一桌吃食,她一個人也沒什麼心情,便讓翠姑坐下,兩人一起冷冷清清地守歲。翠姑才十三四歲,是秦持重買回來服侍常順娘的。她大小父母雙亡,是被親戚賣給人販子的,懂事很早,知道常順娘心中之苦,有心勸慰,卻不知從何說起,隻得變著法子熱絡場麵,隻是常順娘提不起勁,隻一個勁地喝酒,不一會兒就醉醺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