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白開口給三個好奇寶寶解釋起來。
上古之時,有諸子百家爭鳴於世,顯聖於人前,列國以諸子學說爭霸天下。彼時一家之開拓者俱是有大天賦、大智慧之人,推行自家學說自然不能隻靠一副鐵口銅牙外加一張三寸不爛之舌,還要有強大的武力才行,不然人家隨意動動手就把你好不容易做成的成果毀掉了,誰還奉行你的理論?
於是各家創始人推導出適合各自門人的修行方法,或使用五行六氣等外界元氣展現強大的攻擊手段,或強大自身不讓敵人有懈可擊,或是運用天地規則改天換地,或是借助外物達到普通人所不能之事……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譬如儒門浩然正氣,藏於身則萬邪不侵,顯於外則諸邪退避。
又如兵家內有強身健體之法,練至極致便是佛道兩門的法術也少有能傷害到這幅身體,外有兵戈殺伐之陣,善於集弱勝強,集強更強,若是人數足夠,便是道門傳說中的元神真人都可以被普通人斬殺。
諸子百家現如今以儒家為首,最後的勝利者自然也就是儒門了。但是最後的勝利者不代表就是最後的得利者。佛門與道門因為某些李慕白也不知道的原因,加上這兩家的核心思想,一個避世修行,一個與世無爭,在上古百家爭鳴之時沒有加入那場爭奪天下正統的戰役,於是諸子百家因為戰爭受創,而佛道兩家得以保全實力,以至於最後決出勝負,獲得了天下正統地位的儒門不得不開出以依附儒門為前提,允許百家繼續在列國傳播思想為條件,來換取百家的幫助,抵禦佛門和道門的侵蝕。
為了提高各國高層的戰鬥力,儒門特別允許諸國官員學習修行之法,不過有些限製。
如今的李慕白是在高中進士之後,任職了正式的官職,方才得以學習儒門的核心功法,浩然正氣決,否則便要從小拜入真正的儒門,學習儒家的思想才能得到傳承,而且各國官員所得到的隻有浩然正氣的修習方法,沒有使用之術,隻能用來護體或是粗獷式地放出攻擊,除非有儒門核心弟子引薦才能學習具體的儒術,否則便隻能一輩子都這樣,或是自己摸索,所以有家族的儒生通常比第一代官員們更厲害,在朝堂上便表現為低品級的官員有時會比高品級的官員更強勢。而各世家子弟如果不看個人發揮,通常隻要比一比誰家的曆史更久遠就可以比較出戰力強弱了,當然有特殊情況的不算在內。
其他各家也是一樣,兵家在各國軍隊都有粗淺的傳承,但是隻能對凡人或是低端的修士有用,對付高階修士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各國傳承日久的大夫都可算是醫家傳人,但大多數也隻有對凡人有用的藥石之術,對修士而言毫無價值。所有農民都可以被算作農家弟子,但是其中真正得了傳承的人能夠讓植物快速生長,用以食用或是對敵,普通人就算了,老老實實跟土地打交道吧。
李慕白之所以能夠在朝堂上頗為強勢,以至於之前暖暖家的仆從一聽說白雲升是李慕白的子侄立刻就低頭認錯,除了李慕白是當今聖前紅人之外,還因為李慕白被一位大儒看好,特別傳了秘傳的儒術,這是連一國主君都不能給的,也即是說李慕白已經算是儒門的真正弟子了,跟那些要靠長輩辛苦摸索然後自己學習的官員們完全不一樣,是有可能學會甚至已經學會了大神通的儒生,對等級分化明顯的儒門來講,李慕白就是真正的官員,而沒有真正入了儒門的官員們則是被皇帝授予部分權利的小吏,二者不可同日而語。至於現在的各國皇帝,在真正的儒生們看來隻不過是大小諸侯罷了,隻有一統天下的人才是天下共主,真正的天子。
李家老二李知白因為入了刑部,格外獲得了部分法家傳承,但也隻是跟普通官員一樣,算是外門弟子,沒有真正的入門。老三李思白更隻有儒家普通傳承,跟其他一般的官員一樣,當然他也可以修行李知白得到的法家功法,各世家大族都是這麼做的,粗淺的傳承可以隨意,這也是一種傳播思想的方法,隻要核心傳承不曾外泄,其他的你想怎麼做都可以。
“各家修行的法門是不是會有衝突?”白雲升這時想到了被自己輕鬆殺死的淵國癆病鬼納蘭性德,雖然那個百靈山的修士說他是因為強行修煉某種修士的法決才傷到了肺脈,一副要死要死的樣子,但是會不會也有修行法門之間相互衝突的原因?畢竟納蘭家在淵國的六部裏權勢頗大,納蘭性德更是號稱【威壓六部】,要是他貪多而修行了多種修行法門,導致功法衝突也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