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達,即性格開朗;大度,即氣量宏大。合起來就是說,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要氣量寬宏,能夠容人。氣量大的人,容人之量、容物之量也大,能和各種不同性格、不同脾氣的人處得來。能兼容並包,聽得進批評自己的話。也能忍辱負重,經得起誤會和委屈。
擁有一顆豁達寬容的心
在西點,流傳著這樣一句格言: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西點人認為,開闊的胸襟是做人的一種風度和境界。
西點軍校1915屆畢業生艾森豪威爾是一個既隨和又高貴的人,很受人尊敬。傳記作家彼得·萊昂說:“艾森豪威爾曾想親近人民,他也希望人民親近他。當事情並非如此的時候,他感到難過。”他需要友好親善的一個理由,是他對談論別人缺點時的厭惡。
艾森豪威爾小的時候,曾因為大人不允許他同孩子們一起玩耍十分生氣,用指關節撞樹,撞出血來。媽媽在幫他敷藥的時候告訴他:“厭恨是毫無用處的”。艾森豪威爾覺得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從那以後,他努力避免憎恨別人或公開說別人的壞話。他說:“我們不要浪費一分鍾的時間去想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也不要為了恨別人而去浪費一分鍾。”
艾森豪威爾那種令人寬慰的笑容,正好是他歡樂、樂觀的性格寫照。他偶爾也會悶悶不樂或者怒氣衝衝,但從來沒有持續多久。
寬容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並不容易。不過這也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胸襟和涵養的時候。
統帥北方軍的格蘭特將軍和領軍南方部隊的羅伯特·李都畢業於西點軍校,這兩位昔日的同窗好友因為各為其主而成為戰場上的對手。結果,格蘭特技高一籌,最終迫使羅伯特·李俯首稱臣。然而,格蘭特一生最敬重的人卻是他的對手羅伯特·李,並且多次在公開場合稱讚羅伯特·李。
男孩們,一個人的氣量是大是小,心平氣和時較難鑒別,而當與他人發生矛盾和爭執時,就容易看清楚了。氣量寬宏的人,不把小矛盾放在心上,不計較別人的態度,待人隨和。而氣量狹小的人,往往偏要占個上風,討點便宜。還有的人在和別人的爭論中,當自己處於正確的一方,成為勝利者的時候,心情舒暢,較為願意諒解對方;但當自己處於錯誤的一方,成為失敗者的時候,往往容易惱羞成怒,對人家耿耿於懷,這也是氣量小的一個表現。同誌之間的爭論是常有的,一個真正豁達大度的人,不應該因為別人和自己爭論問題而對人家耿耿於懷,更不應該因為別人駁倒了自己的意見而惱羞成怒。
寬宏的度量,往往包含在諒解之中。要想見到不順心的事而不發脾氣,就必須養成能夠原諒人們的缺點和過失的習慣。待人接物,不能對別人苛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對別人苟求,往往使自己跟別人合不來。社會是由各式各樣的人組成的,有講道理的,也有不講道理的,有懂事多的,也有懂事少的,有修養深的,也有修養淺的,我們總不能要求別人講話辦事都符合自己的標準和要求。真正的豁達大度者,當那些懂事較少、度量較小、修養較淺的人做了得罪自己的事情時,能夠寬容他們,諒解他們,不和他們一般見識。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最豁達、最能寬容的人,乃是最善於諒解人、最通達世事人情的人。
豁達的度量,從根本上說是來自一個人寬廣的胸懷。一個人倘若沒有遠大的生活理想和目標,其心胸必然狹窄,就像馬克思所形容的那樣:愚蠢庸俗、斤斤計較、貪圖私利的人,總是看到自以為吃虧的事情。比如,一個毫無教養的人常常隻是因為一個過路人踩了他的雞眼,就把這個人看作世界上最可惡和最卑鄙的壞蛋。
西點寄語:
眼睛隻盯著一己私利,根本不可能有豁達和寬容的胸懷度量。“心底無私天地寬”, 隻有從個人私利的小圈子中解放出來,心裏經常裝著更遠、更大目標的人,才能具備寬廣的胸懷,領略到海闊天空的精神境界。
西點風采:
羅伯特·愛德華·李(Robert Edward Lee,1807年1月19日—1870年10月12日),美國軍事家,出生於弗吉尼亞。他在1825年入學西點軍校。
他在美墨戰爭中表現卓越,並在1859年鎮壓了約翰·布朗的武裝起義。在美國南北戰爭中,他是美國南方邦聯的總司令。內戰中,他在公牛溪戰役、腓特烈斯堡戰役及錢瑟勒斯維爾戰役中大獲全勝。1870年病逝,葬在弗吉尼亞列克敦。
永保“仁愛”之心
西點校友 馬克斯韋爾-D-勒將軍說:“除了要克服來自生活的阻力,還要能夠容忍別人偶爾不友好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