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送給男孩的第59份禮物:無法複製的“領袖氣質”(1 / 2)

真正的領導者是能影響別人,使別人追隨自己的人物,他能使別人參加進來,跟他一起幹。他鼓舞周圍的人協助他朝著他的理想、目標和成就邁進,他給了他們成功的力量。

領導力決定成功的高度

艾森豪威爾曾說:“成功的卓越的領導者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在遇到阻力的時候,必須有自信。”

二戰中,美軍在卡塞林山口戰役中慘敗,第二軍軍長弗雷登道爾被就地撤職,巴頓臨危受命,要求在11天內將美軍整頓成為“一支能執行戰鬥任務的部隊”。巴頓是在1943年3月6日正式接管第二軍的,而戰役的總指揮亞曆山大將軍把軍事進攻的日期定在3月17日,也就是說,他隻有11天的時間整頓軍隊,進行戰鬥準備。當務之急是使委靡不振的軍隊恢複士氣,提高戰鬥力。任務是十分艱巨的。根據自己長期的治軍經驗,巴頓認為,一支紀律鬆懈、軍容不整的軍隊是不會有所作為的。因此,他決心從整頓軍紀入手,采取“不民主和非美國的方式”,對這群“烏合之眾”進行整頓。

他首先從嚴格作息時間抓起,並以身作則。到任後的第二天早上7點鍾,巴頓按作息規定準時到食堂就餐,發現隻有他的參謀長加菲來了。他當即命令廚師馬上開飯,1小時後停夥,並發布命令:“從明天起,全體人員準時吃飯,半小時之內完畢。”由於巴頓抓住了吃早飯這一環節,從而杜絕了軍人遲到的現象。

接著,巴頓發布了強製性的著裝令,規定:凡在戰區,每個軍人都必須戴鋼盔、係領帶、打綁腿,後勤人員亦不例外。這項命令還適用於戰區的醫務人員和兵器修理工。對於違反此命令者規定了罰款數額:軍官50美元,士兵30美元。巴頓半開玩笑地說:“當你要動一個人腰包的時候,他的反應最快。”

盡管如此,還是有些人不斷出現違紀現象。聽到這一情況後,巴頓親自帶人四處巡視,把不執行命令的人強製集中起來,進行訓斥,話語不免十分粗魯:“各位聽著:我決不會容忍任何一個不執行命令的兔崽子。現在給你們一個選擇的機會,要麼罰款25美元,要麼送交軍事法庭,並記入檔案,你們自己看著辦吧!”這些士兵隻好乘乖認罰。

盡管巴頓的這些做法招致許多人的反感和咒罵,但他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震動了第二軍,部隊軍官一掃過去那種鬆鬆垮垮的拖拉作風,精神麵貌發生了巨大改觀。

巴頓繼續以他特有的方式激勵他的部隊。他跑遍了4個師的每一個營,督促軍官,鞭策士兵,順便還要檢查軍容風紀的執行情況。他的檢查極為徹底,甚至連廁所也不放過,因為上廁所的人最容易忘戴鋼盔。他鼓勵官兵們要有攻擊精神,像獅子一樣殘酷無情地打擊敵人,號召他們“為人類進步事業而衝殺,但不是為之死亡”。雖然官兵們對巴頓這種做法一時還難以理解,但他的“高壓電休克療法”確實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使他們與過去大不相同。

巴頓將軍必須這樣殘酷無情,因為時間不允許他動半點惻隱之心。隻有采取非常規的方式,才能將這群“烏合之眾”錘煉成無堅不摧的戰爭機器。他的目的達到了。他把自己的戰鬥精神輸入了這支部隊,以自己的尚武精神激勵了全體官兵。雖然有人恨他,但是官兵都很尊重他,並開始效仿他。部隊有了鐵一樣的紀律和秩序,士兵們恢複了自信和勇氣。巴頓欣喜地看到,在短短的幾天內,第二軍的麵貌已經煥然一新了,將士們裝備精良,士氣高漲,軍紀嚴明。他們已被錘煉成了真正的軍人,進入了他所說的“戰鬥競技狀態”。

戰鬥打響後,德軍再度發起強大攻勢,但遭到第二軍的頑強抵抗,他們寸土不讓,表現得十分英勇。最後,德軍無功而返。這是美軍在北非戰場取得的又一個勝利,它以此證明:第二軍已經不是十幾天前的那群“烏合之眾”了。巴頓為他們的傑出表現感到十分驕傲,他自豪地指出:“硝煙一散,我們看到沒有一個美軍士兵放棄陣地一步。”

巴頓能在11天內改變一支部隊的戰鬥力,依靠的就是對軍隊紀律和士兵服從意識的強調與重視,更重要的是他獨有的領導力。

西點寄語:

領導力是一個團隊的精神支柱,領導是前進的動力,然而領袖的風範往往是在困難與逆境中才張顯出來,更能決定成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