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進取心讓一切皆有可能(1 / 2)

不滿足於現狀,不為眼前的成功而沾沾自喜,這就是進取心。有些人之所以能夠成功,能夠超越自我不斷創造奇跡,就是因為他們有一顆不斷進取的心,在他們眼裏,一切皆有可能。

年輕的時候,拿破侖·希爾抱著一個當作家的雄心。要達到這個目標,他知道自己必須精於遣詞造句,字詞將是他的工具。但由於他小時候家裏很窮,所接受的教育並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訴他,說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實現的。

年輕的希爾存錢買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這本字典裏麵,而他的意念是完全了解和掌握這些字。但是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這個詞,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然後丟掉,於是他有了一本沒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後他把他整個的事業建立在這個前提上。那就是對一個要成長,而且要成長得超過別人的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

當然,這裏並非是建議你學拿破侖·希爾那樣從你的字典裏把“不可能”這個詞剪掉,而是建議你要從你的心中把這個觀念鏟除掉。談話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態度中去掉它、拋棄它,不再為它提供理由,不再為它尋找借口,把這個詞和這個觀念永遠的拋棄,而用“可能”來替代他。

日本“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也特別強調,要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他說:“一個人在麵臨困難的時候,逃避不是辦法,隻有鼓起勇氣予以克服才是最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往往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智慧和潛力而獲得良好的成果。”

鬆下幸之助還向人們講述了這樣一件事:

1961年,鬆下幸之助到鬆下通信去,幹部們正在開會。鬆下幸之助問他們“今天開的什麼會?”有人苦著臉說:“豐田汽車要求大幅度降價。”詳情是豐田要求從鬆下通信購買的汽車收音機的價錢,自即日起降低5%,半年後再降15%,總共降價20%。豐田做這種要求所持的理由是:麵臨貿易自由化,與美國等國汽車業競爭的結果,日本車售價偏高,難以生存。

豐田為了降低售價提高競爭力,希望供應汽車收音機的鬆下通信工業也降價20%。當時的日本並不像今天一樣能夠製造又好又便宜的車子,那時候的情況的確是非常艱苦。

在了解情況之後,鬆下幸之助問:“目前我們的利潤如何?”

“大約隻賺3%而已。”

“才這麼一點?3%實在少了一些。在這種情況下還要降20%,那怎麼得了!”

“就是因為這樣大家才開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