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要趙高於李斯輔佐扶蘇登上帝位,可趙高表麵答應,實際上卻相反。
趙高營中,約了李斯來商量事情。
“我剛從陛下那兒過來,陛下...”李斯說著,搖了搖頭,接著說道:“不太好啊。”
“所以才把丞相找過來商量個萬全之策。”趙高輕輕拉過李斯,輕聲說道:“萬一陛下駕崩。”
“那我們就秘不發喪,火速把陛下龍體送回鹹陽,想必到那個時候,扶蘇公子也已經到了鹹陽,我等扶他登上寶座,然後在布告天下,這樣大秦才能避免一劫。”李斯沒明白趙高的意思,還以為趙
高怕陛下駕崩,是為了大秦著想。
趙高慢慢吞吞的走著,對李斯說的完全不理睬。
李斯雖然和蒙恬做對,但是李斯心裏想的還是為秦朝。
而趙高呢,一心想的為自己,不管秦朝是否存在,隻要自己能升官發財,榮華富貴,就可以了。
所以趙高呢,是一個私心很重的奸臣,李斯呢,雖然貪圖權力富貴,可心裏還是有大秦。
李斯,公元前284年生,公元前208逝世,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人。
李斯是秦國的丞相,魯迅先生曾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可見.李斯是非常有才華的,而且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和鞏固秦朝中央集權的過程中,李斯出了大力,立了大功,起了重要
的輔助作用可謂一代名相。
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功績卓著。
他年輕時當過小窮,後拜苟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治國之道。
學業完成以後,他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唯有秦國具備統一天下,創立帝業的條件,於是他決定到秦國去施展自己的才能與抱負。
公元前247年,李斯來到秦國,先在函相呂不韋手下做門客,取得呂的信任後,當上了秦王政(贏政,即秦始皇)的侍衛。
李斯利用經常接近秦王的機會,給秦王上了《論統一書》,勸說秦王抓緊“萬世之一時”的良機,“滅諸侯成帝業”,實現“天下一統”。
秦王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議,先任命他為長史,後又拜為客卿,命其製定吞並六國,統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然而李斯在秦始皇死後卻晚節不保,屈服於趙高和胡亥的淫威,最終落了個腰斬而死的下場。
從曆史記載的種種看來,李斯是個名相,並非是一個奸臣。可是他也有弱點,那就是貪圖權力富貴,而趙高也知曉他這一弱點。
“扶蘇不能登上太子位子。”趙高緩緩的說道。
李斯一驚,不知道趙高為何這麼說。他知曉趙高雖為宦官,可是野心勃勃,在和他合作的過程中,早就知曉了趙高的性格。
“趙大人,你這話怎麼講。”李斯問道。
“丞相大人,你看看這個。”趙高將秦皇寫的詔書提給李斯。
“這,這是陛下給扶蘇的詔書啊。”李斯接過一看,驚了一下,不明白趙高為何將詔書遞給自己看。
“丞相你忘了,還是您後悔了,我們兩個約定好的,一起扶持胡亥公子,登上帝位的。”趙高道。
“當時陛下並沒有立太子啊,扶蘇和胡亥都是公子的身份,我們幫助胡亥登太子之位,那是理所當然。可如今,扶蘇已經被立為太子,他就是天下的第一人。你我和胡亥公子是他的臣子,臣子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