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這片天地運轉了四十億年,她是一個飄渺的天球,身上藍白紋痕交錯,有一天,從無限大的宇宙中,她用無限小的幾率,誕生了生命。這可能是一顆生命的孤星了,無邊的黑暗裏閃著微小生命的光。
對她而言,她每時每刻都在呼吸,對聚集在她身上的生物而言,一呼一吸間,就是很久很久...
小年不及大年,浮遊怎麼敢想人的壽命呢?人一呼一吸間,它們就死了。上古有彭祖者,壽八百年,上古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在他們的尺度裏,人就是浮遊,他們就是人;在他們的尺度裏,他們是浮遊,她才是人。
一切都轉瞬即逝,她的下一刻呼吸又來臨了。
這裏是昆侖山脈。
古時候人們稱它為昆侖虛、萬祖之山。
在昆侖山的南坡,有一處稱作“地獄之門”,又叫死亡穀,兩邊伴有天名山、無寂山。這裏牧草繁茂,舒適宜人,但是在昆侖山生活的牧羊人卻寧願因沒有肥草吃使牛羊餓死在戈壁灘上,也不敢進入這個山穀。
兩個月前它發生過一次巨大的地震,附近所有的牛馬羊皆惶恐,四處奔走不安,牧人驚惶,製止不住,多有被踐踏而死傷者,而後山崩穀裂,無寂山在這次震動中失了部分山體,掩埋堆積在死亡穀內,一月之內,餘震不停。令人驚奇的是,地震之時,但凡有人遠離這個山穀數千米外,就皆覺得風平浪靜,仿佛遠處的山崩地裂隻是虛幻。
昆侖這個地方是道家祖地,藏民信仰所及之處,人皆敬奉上神,悠古之時傳下的玄奇神話許多,在這片土地上討生活的人多多少少信仰神明,遇此景皆閉口不談,肅穆而對,一旦發生餘震,有信的民眾都丟下手頭事物,跪立惶恐伏拜。
地方政府有向上級彙報,上峰派下一幹科考團前來查看情況。科考團到此處後與民眾交談,一提到他們是來考察的,民眾都變了臉色,雜貨鋪不賣給他們東西,旅店不給他們住房,直言他們會觸怒神明。隻靠著當地政府好說歹說才得到解決。待到考察團二三十人要入穀,當地政府要給他們安排向導,再怎麼鑽進錢眼的老牧民也推辭不去,無奈之下他們隻能捏著鼻子當瞎子,摸黑前進。接近穀地時,民眾糾結起來,將他們轟了回去,這番考察隻能不了了之。
二零一八年四月一日,死亡穀地,晴朗。
萬裏無雲,日暈熏人。天空卻飄著雪。
雪是從哪來的?沒有人知道,更何況沒人看見。
從穀地深處,無形之地,虛形的空間憑空湧出一股股龐然的無形之氣,常人肉眼不可見,卻能看得見空間有所扭曲,穀地中幹涸的河道平白流出潺潺清流,沿著河道,繞啊繞,將流出穀外之時又被無形結界蒸發成氣體,彙入上空,不到片刻便因為低溫凝成了雪,降落下來。
這裏分明是低溫,卻牧草繁茂,再挑剔的牛羊都會想著大歡朵頤。
沒有外界的幹擾,死亡穀綠了,綠得盎然,綠得咕天落自愧不如。
她的呼吸達到了極致,這片綠穀更洶湧了,積蓄了許久的氣,颯然井噴出去,無數的無形之物、不可名狀之物,以光速,不,甚至不能以速度來描訴,猝而間遍臨華夏仙山福地。隻在此刻,史書上、典籍中的洞天福地盡皆活了過來,像餓極了的嬰兒、行走在沙漠的旅人,貪婪地吮吸、吮吸、再吮吸,有的吃得肚子發漲,有的胃口極大,仍舊饑渴,隻等待著下一次的喂養,沉沉死去,等待著再被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