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萱挨著小黑熊又睡了一覺,就到了夜晚。
小黑熊是亞洲黑熊,有冬眠習性。它的嗅覺和聽覺很靈敏,順風可聞到半公裏以外的氣味,能聽到300步以外的腳步聲,所以白天它才沒有擔心萱萱會逃走。
它還可以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所以能夠抱起萱萱。同時也能像人一樣坐著,但行動謹慎又緩慢,很少攻擊人類。
小黑熊不喜歡白天,大多在夜晚活動,白天在樹洞或岩洞中睡覺,晚上則出去覓食。
小黑熊醒了,前爪拍打拍打臉,看到萱萱一身“黑皮”有些奇怪,抱起她,仔細研究了一番後,才確定眼前這個換了身皮的小人的確是白天的小萱萱。
小黑熊扛著萱萱出去覓食,動作非常的迅速。亞洲黑熊是標準的雜食性動物,而且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所吃的食物類別繁雜,包括各種植物的芽、葉、莖、根、果實,以及菇類、蝦、蟹、魚類、無脊椎動物、鳥類、魚類、齧齒類動物和腐肉;也會挖掘蟻窩和蜂巢。
夜晚,樹林的風很大,萱萱把羽絨服的帽子係的緊緊的,白皙的小臉被吹得通紅。每一個動物都有它自己的領地,小黑熊也不例外,它巡視了一圈後,選定了一棵樹。小黑熊把萱萱放在了樹下,自己爬到了離地十米高的樹上。
萱萱看不見小黑熊的具體動作,但是可以聽到它在吃著什麼,過了一會兒,它從樹上爬了下來,扔了一團東西給萱萱。
萱萱瞪大了眼睛,努力的想要看清地上的東西,眸子的顏色漸漸地變成了銀色,萱萱居然發現自己能夠在黑夜裏看到東西,眼前地上正躺著一團白色的小圓球,這不會是螞蟻蛋吧?
螞蟻蛋在傣家是一道傳統名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過,螞蟻蛋雖然好吃,卻極為難得。食用的螞蟻蛋,都是生長在樹上的大黃螞蟻所產的。爬上樹去取蛋時,免不了要承受螞蟻叮咬之苦,因而在傣族民間,早就有“不是強者,休想吃到螞蟻蛋”的說法。
小黑熊常年自己覓食,當然知道哪些東西是最好的。它選擇吃掉螞蟻,而把螞蟻蛋給了她,看來它已經把她當作朋友了。
既然是朋友,好東西就要分享,這麼一大團螞蟻蛋,當然要好好的烹飪了,通過神識,跟小豹子交流後,把螞蟻蛋送進了空間的加工廠。
加工過後,螞蟻蛋做成了三味螞蟻蛋。前世,藍天,不李天,他可是個有名的饕餮,為了討他的歡心,她總是四處的搜羅菜譜。這道三味螞蟻蛋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烹製方法很簡單。先將螞蟻蛋洗淨,用沸水燙後入碗。把番茄在微火上烤熟,去皮剁碎,鹽、味精、醋、醬油、蒜一齊入碗與螞蟻蛋拌勻涼食。再將螞蟻蛋洗淨,經沸水燙後,放在芭蕉葉上,加鹽、味精包好,入籠屜蒸熟進食。最後,將螞蟻蛋洗淨,用沸水燙後入鍋,加清湯、調料燒湯而食。
做這道菜的最關鍵之處是將螞蟻蛋在沸水中燙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其蛋白質隨水流失。
小黑熊沒有用過碗,不知道怎麼將碗裏的東西吃掉,於是就捅捅陷入沉思的萱萱。萱萱回過神拿起地上的小湯碗,就著碗口喝了一口。小黑熊看到,也學著萱萱的樣子,捧起大湯碗,開始喝湯,嗯!味道鮮美,比她當初做的還正宗!
小黑熊喝完後,露出一副還想吃的饞樣,萱萱無奈的把碗倒放了一下,示意它沒有了。小黑熊隻好把大湯碗舔的幹幹淨淨,品嚐最後一點美味。
吃飽喝足後,一人一熊正慢慢地散步往後走,突然,聽到“哢噠”一聲,那是子彈上膛的聲音,萱萱對於這樣的聲音非常的熟悉,趕緊招呼小黑熊躲進了茂密的樹叢中。
小黑熊比萱萱還要敏銳,躲在樹叢裏一動不動,腳步聲由遠及近,萱萱銀色的眸子流動著耀眼的光彩,隻是她自己沒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