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船,自然得去港口。
從雲霞鎮到大港,有漁家撐船送人,一次隻要一枚銅錢,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沒過一炷香的時間,雲纖夜便到了大港,她也不下穿,就讓漁家在港口之內繞了一圈,她看中了幾條船,一一問清來曆,大概有了數,又讓漁家將她送回了落霞鎮。
接下來,想要找人,便要去飯莊一類的地方。
雲霞鎮內,曾經有七、八家比較大的飯莊,各有特色,分別接待來自四麵八方的客人。
不過現在嘛,多開了一家。
這家飯莊一開業,沒用半個月,其他幾家飯莊的生意便明顯的寥落下去,隻有當這家飯莊客滿時,才能輪到別家開門做生意。
最讓同行覺的憋屈的是,想要在那家傲氣十足的飯莊用餐或者住下,必須得提前三天去預定,不然的話,若是當天客到,則不會接待。
聽了這樣作死的規矩,不少同行都在暗暗嗤笑,就等著那飯莊啥時候關門大吉,從雲霞鎮內除名。
開門做生意,哄著、盼著、求著客人們進門呢,他倒好,竟然先設定了一個大大的門檻,先把客人們趕出去三天。
也是怪了,多少人都在等飯莊垮掉,偏偏那飯莊是一點要倒閉的意思都沒。
先是在城中常住的商賈聽到了傳言的消息,抱著感興趣一試的心情,享用一餐之後,便立即想要住上一晚,等到如願以償,也就自然而然的長期住樓下去,再不想換其他家了。
生意做的是紅紅火火,天天客滿,熱鬧極了。
雲霞鎮內,再填一間值得期待的好店。
店名就叫:來來飯莊。
雲纖夜此時就站在來來飯莊的門前,背著手,抬起頭,有些好笑的看著飯莊的大招牌。
當時在各地開分店時,她和馮掌櫃說的是,外觀布置和菜單選項,盡量都要與京城的老店保持一致,這樣子,在京城之內住來來飯莊習慣了的客人見到了有分店,自然而然的便過度成了老客戶。
當時,隻是那麼一說,算作提議,由著馮掌櫃去參考。
誰會想到,馮掌櫃竟然那麼認真的給執行了下去,分店招牌上做舊的紋路和滄桑感,都和京城總店的一模一樣。
雲纖夜站在這兒,都有種回到了京中的錯覺了。
來來飯莊的店小二歡快的奔跑著迎了上來,“這位客官,您是打尖還是住店,可有預約?”
預約這詞兒,大約隻能在來來飯莊能聽到吧,這個時代的人,對這種概念根本還是模糊著的。
“沒有預約。”雲纖夜搖搖頭。
“客官,小店已是客滿,若無預約,恐怕是住不了。要不然,您先約一個?”店小二熟練的取出了紙筆,準備做記錄。
“要等三天嗎?是不是太久了?”雲纖夜好笑的看中店小二的認真表情,雖說和京城裏的小二長相不一樣,可神態和語氣,那卻是極為類似。尤其那不驕不躁的淡定樣子,簡直是來來飯莊的一塊活招牌,相信不管去了誰家,都很難找到這樣子的特別的夥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