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七章以中庸而為天下事
第一卷第七章第一節不偏不倚,執兩用中
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恒常不易為之庸。
中庸,儒家指待人接物不過分也無不及。道,即道理,指處世哲學。後用“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的處世態度。
中庸之道是由孔子最早提出來的。《論語》所載雖然不多,卻是儒家學說中最基本的內容。在《論語·先進》中,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歟?子曰:過猶不及。“過猶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則。對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人們曾認為是“和稀泥”、折中主義,這是一種誤解。
折中主義,一般來說,是沒有原則和目的性地東取一片、西取一片,並把它們湊合在一起,它的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則性。孔子的中庸之道則與此不同,“中庸”即中和的作用,孔子是說兩方麵有不同的意見,應該使它能夠中和,各保留其對的一麵,舍棄其不對的一麵,才是正確的中庸之道。一般的人很少能夠善於運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鋒。另外,用這種中庸之道處理各種問題,必須遵守“過猶不及”這個原則,這一點是中庸之道與折中主義相區別的根本點。
中庸之道是一種處世原則,也是一種生活智慧。林語堂先生在《誰最會享受人生》一文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國人的生活模式,認為在與人類生活問題有關的古今哲學中,至今還未發現有一種比中庸學說更深奧的真理。這種學說,就是指介於兩個極端之間的那一種有條不紊的生活。
林語堂先生說:我相信主張無憂無慮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學,一定要叫我們擺脫過於煩惱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責任。一個徹底的道家主義者理應隱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漁父的生活,無憂無慮,簡單樸實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漁父一般去做綠水之王。不過要叫我們完全逃避人類社會的那種哲學,終究是拙劣的。此外還有一種比這自然主義更偉大的哲學,就是人性主義的哲學。所以,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的人。這種中庸精神,在動作與靜止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