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辭職,就過起了自由人的生活。很多人都以為,自由人很自由。沒錯,但是自由人常常也要喪失很多自由。例如,再也沒有了坐在辦公室裏磨洋工還可以領薪水的自由。一個人想要獲得自由是很辛苦的,需要付出代價。更何況,我現在做的事業,連一起玩耍的小夥伴都沒有,是名副其實地一個人在戰鬥。
書呆子就是書呆子,但呆子自有呆子福。回想起來,最初僅僅是因為受了一些書的“洗腦”,讓自己相信互聯網時代個體崛起,可以不用依附於大組織生存。換言之,就是可以不上班,也能養活自己。就這樣,踏上了自力更生之路。
在正式開始做《原來醬紫》之前,其實也沒有想太多。包括這個節目的定位,它的受眾是誰,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呈現等,統統都沒有範式。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我決心憑一己之力把它做起來,而且沒有任何的資本投入。
然而,節目的效果是令我驚喜的。我發現,隻要把節目丟出去,聽眾很快就會給你最直接的回饋,他們會幫助你迅速將節目修正到市場需要的樣子——類似的工作,在傳統機構需要花費巨大的調查、研究、人力資本才能換來。而且,《原來醬紫》還在不斷進化中,感謝所有給節目提供正向意見的朋友。
互聯網時代是修行,每個人都要思考心法和身法的調整。記得吳伯凡老師講過一個故事。有次他遇見諾基亞公司的高層,當時諾基亞公司已經被蘋果打得滿地找牙。這位高層說:“其實我們也沒做錯什麼。”吳伯凡老師說:“什麼叫沒做錯什麼?你們沒趕上時代,就是錯!”這話說得或許有些苛刻,不適用於所有人。但是,對一個追求自由、希望擁有獨立之人格的人來說,確實就是如此。時代已經提供給我們前所未有的契機,拚命往前衝都來不及,你還抱怨什麼呢?
最後,是《原來醬紫》在微信舉辦過的一個活動。我邀請網友向他們的朋友推薦《原來醬紫》,並承諾會把他們的名字寫入本書。以下,是我兌現諾言——
某莎翁(浙江)、方小媛(浙江)、cc(河北)、還是適應悲歡離合(雲南)、楊雯斯Jenny(廣東)、Wende(河南)、languocai(河南)、其葉(浙江)、壞人傑(香港)、摟緊緊緊(廣東)、大古(英國)、Diego(廣東)、林奕成(香港)、施映竹(浙江)、邊澄澄(湖北)、桂賢堯喝酸奶不舔蓋、羅賓馮(廣東)、客悅網~阿才、Anny媽咪小南(天津)、芊芊(冰島)、皖南項驥翔(浙江)、fall(浙江)、貝蒂快醒醒、馮夢哲(香港)、Linyujing(香港)、Voldenuit(廣東)、紅色水果小白羊(浙江)、柴路得(美國)、少於(浙江)、呂歸塵(河南)、Wesley(河南)、石頭(山東)、韓盛偉(香港)、S(浙江)、Chopper醬(浙江)、黃鵬(廣東)、周伊曼(浙江)、Karoro(香港)、許琮(香港)、王丹寧Dennielle(天津)、因幡之兔(安徽)、Echo(廣東)、Yiran(北京)、Cellian_芬、範萍(浙江)、李篤光(遼寧)、焦洋(河北)、Tsunadekaka(浙江)、金玲(香港)、瑪麗(不詳)、Norbsang(上海)、SingSing(香港)、檸檬(內蒙古)、靜雯(香港)、Jade(廣東)、張林璿(不詳)、Ada huang(重慶)、晴雲(江蘇)、胡宏添(廣東)、劉鴻傑(浙江)、vctcn93(馬來西亞)、周小新(湖北)、雨則欣欣向榮(廣東)、彥嘉Circle(廣東)、朱依沙(湖北)、牟劍華(浙江)、四個圈先生(湖南)、神奇女俠(廣東)、Badmash(湖北)、笑歌(上海)、Suyan Ge(加拿大)、朱文嫻(江蘇)、蔡露(直布羅陀)、西山紅人立紅(廣東)、Juliet(廣東)、L.(河南)。
參與者眾多,恐有疏漏,敬請包涵。我會一如既往堅持《原來醬紫》的信念:顛覆常識,找尋共識。“獨活”時代,我都可以,誰不可以?
201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