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在蜿蜒的盤山公路上飛奔,小劉抱著兒子回鄉下老家。兩歲的兒子一路上嘴巴沒閑著,吃了水果又吃餅幹,接著拿出了“娃哈哈”。
一會兒,兒子小聲地叫著:“媽媽,你看……”她一瞧,前麵座位上的一個小女孩兒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兒子手裏的“娃哈哈”,自己嘴裏正吃著新鮮的枇杷。小劉在兒子耳邊悄聲說:“別理她!”也許聽到了媽媽和兒子的說話,小女孩兒的奶奶——一個農村老太太,對小女孩兒說:“把你手裏的枇杷給弟弟幾顆,婆婆這兒還有。”老人說完,微笑著,一臉慈祥地看著孫女把枇杷遞給了兒子。
那一刻,小劉真是羞愧難當。說真的,當初不給小女孩兒拿“娃哈哈”,純屬舍不得,因為她包裏隻有一瓶了。而現在一小劉毫不遲疑地從包裏掏出“娃哈哈”遞給了小女孩兒。老人立即連聲道謝。
看著老人真誠而樸實的笑容,她的心裏真不是滋味。如果當初能先伸出手送給小女孩兒“娃哈哈”,心裏也就沒有這麼多的愧意了。雖然隻是一瓶“娃哈哈”,卻讓人們得到了許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