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課玩轉股票(1)(1 / 3)

買公司,而不是買股票

投資者作任何決策,一定要有所依據,審慎為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每一個股票投資者切忌忽視投資資訊而盲目跟進跟出。

所謂投資資訊是指可以供投資決策的依據。也就是任何幫助投資者了解投資目標、投資環境或進行利潤風險分析的參考數據。因此,經濟環境的好壞,投資環境的良莠,發行公司營運展望的盛衰,業績的增減等資料,都屬於“投資資訊”的範圍。廣泛搜集各種投資資訊,並且有效地利用,必然可以增加獲利的機會,減少風險損失,所以投資資訊對於投資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如何從眾多的投資資訊中選擇出值得購買的股票呢?

巴菲特,創造了投資39年贏利2595倍,從100美元起家到獲利429億美元財富的投資神話。他從那些複雜的投資策略中揭示出最本質的東西:“買公司而不是買股票。”從美國股市200年的曆史來看,股價的波動與人們的心理因素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為眼前的漲漲跌跌而大喜大悲,冷靜自持地作出正確選擇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什麼樣的公司適合我們投資呢?

足壇豪門皇家馬德裏俱樂部的前主席弗羅倫蒂諾有一次接受記者采訪,被問及皇馬強盛的秘訣時,他說隻有三句話:好球員、好球員、好球員。事實也的確如此,皇馬憑借其巨星戰略,網羅了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球星,俱樂部的效益也蒸蒸日上。

有記者采訪美國房地產巨頭特朗普房地產經營之道時,他也隻說三句話:好地段、好地段、好地段。紐約、曼哈頓很多黃金地段的大樓都是他的。

如果讓巴菲特按照上述的模式來回答股票投資的秘訣,那麼會是這麼三句話:好公司、好公司、好公司。

選公司而不是選股票,這個道理已經被強調很久了。可是為什麼許多人買股票還是不願意去了解企業,而願意跟著市場漲跌來追漲殺跌呢?

是不是自認為沒能力去研究企業?研究企業要有專業的知識,要有經費和時間,要懂得很多分析方法,而你不會。你覺得自己不可能通過分析企業價值來判斷市場價格,所以就通過自己認為省錢省力的方法來投資。你總是通過消息來進行決策,用分析圖形這樣的人人都可以掌握的簡便方法來決策,願意通過聽股評和研判大市來判斷個股。

事情沒有你想象得那麼難。下麵簡單地介紹一下新手該如何選擇公司。

股市中有各種行業。從收益上來說分兩類:一種屬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一種屬成長性的行業。簡單來說,選公司的步驟就是先選好行業,找那些前途遠大的,最後再從中選一個最好的公司。每個人在入市之前都必須作公司分析。不能總是聽別人的推薦,而自己一點鑒別力都沒有。要選一個有成長性的行業,然後再從這個行業中比較哪個公司資源最豐富,負擔最輕,管理最科學。

上海證券交易所把上市公司分為六類:工業、商業、科技、地產業、公用事業、綜合類。深圳證券交易所分為七類,多一個金融業。

首先你要明確的是,各行都有各行的難處,沒有哪一個是穩賺不賠的,不要有一勞永逸的觀念。由於受經濟周期的影響,一般產業大致可分為四類:

第一類像計算機行業,主要依靠技術進步,經濟衰退並不影響它們的發展。形勢不好的時候,可以買這些股票保值。

第二類就是諸如彩電、冰箱等家電產品,它們的變化是隨著宏觀經濟來變化的。全國形勢好時,它們就好銷;形勢不好時就積壓。

第三類就是像日用品、食品一類的,不管經濟過熱還是過冷,銷量都較穩定。因為不管怎樣,人總是要吃飯的。所以說,買這類股票和存款差不多同樣穩妥。

還有一類就是很沒規律的,有時穩定增長,有時又會隨經濟的起伏而變化。比如說一家公司到快走下坡路時,又找到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技術力量,起死回生。這種股票投資一旦看準會發大財,隻是很不好預測,真正是需要眼力和運氣的。

但是,每個行業都會經曆一個由成長到衰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沒把握好時機,有可能會賠得血本無歸。很多投資者麵對一隻股票,當它的價格是3元時,認為是一隻壞股票。而當它漲到23元時,卻認為它是一隻好股票,蜂擁買入,造成了巨大的虧損,這確實是投資的大忌。要知道好公司的股票價格過高時就變成了壞股票。

理論上說,應該在一個行業發展之初就買,然後就可以一直放著不去管。等到這個行業發展得差不多了,利潤也不再像發展高峰時那樣增長了,也就是該賣的時候了。

一定要挑選處於發展期而不是衰退期的公司。理論上你理解了,但當麵對近千隻股票的時候,你肯定還是糊裏糊塗地看不出個所以然,不知該如何區分一家公司好或不好。

這時候,不要著急,每一家公司都會定期公布它的經營狀況。到時候是好是壞一眼就能看出來了。每家公司都會在年中和年終的時候以財務報表的形式來公布自己的經營狀況。從財務報表中就能看出該公司是處於發展期或是衰退期,是贏利或是虧損了。

一般公布給股東的財務報表有三個:資產負債表,財務狀況變動表和利潤表。

先說資產負債表。公司的廠房,辦公大樓,生產設備,原材料和銀行賬戶上的錢,這些全是企業的資產。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這裏麵包含了股東的錢。但也不全是股東的錢,還有一些是銀行貸款或是其他企業間的拆借。除了股東的那一部分,其他的都是借的,這些就是公司的負債。

公司的負債都在資產負債表上體現了。所有的負債加上股東權益就等於所有的資產了。資產負債表主要是說明資金的來源和用途。

至於利潤表。一個公司總有不斷的收入,也有不斷的支出。把一段時間內所有的收入減去支出就是贏利狀況,這一點主要由利潤表來體現。如果支出大於收入,那就毫無利潤可言,這個公司就是虧損公司。尋找好公司的關鍵是尋找公司的內在價值,如果公司的資本收益率每年能達到8%~10%,企業每1元錢能產生20分的收益,當公司的市盈率與股本收益率相等時的市場價值就是它的內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