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神奇傳說(1 / 2)

朱五四一家在槐樹村安家落戶,日子過得還算踏實。

一轉眼過了五年,到了朱重八五、六歲的光景,又麵臨著一場劫難。一天晚上,元朝國師夢裏看到真龍天子身穿紅袍,腳踏烏靴,頭頂青羅傘蓋,跨下一匹大青馬,大搖大擺的出現在鳳陽城南門口。

第二天早朝,國師上朝,請求天子派一支軍隊去鳳陽城把守,特別是南門口,要重兵把守。

元順帝也擔心自己的皇位不保,對國師之言信以為真,於是派了五萬人馬來鳳陽城。

帶隊軍官是一位鳳陽通,為了慎重起見,他還是問明真龍天子的特征,以便有的放矢。

國師說道:“天交午時,真龍天子便從南門口經過,此人身穿紅袍,腳踏烏靴,頭頂青羅傘蓋,跨下一匹大青馬。”

軍官將國師的話轉告給看守南門口的官兵,要他們一定要注意特征,特別是天交午時一定要好好把手。

軍士們牢記在心。

正午時分,官兵們左等右等,不見真龍天子到來。眼看午時將過,隻見一個小孩頭頂荷葉,光著屁股,渾身通紅,兩腳汙泥,騎著一根甘蔗,蹦蹦跳跳地出了鳳陽城南門,此人便是朱重八——真命天子朱元璋。

帶隊軍官一看是個小孩,便毫不介意,放他出城。

過了一個時辰後,國師來問軍官是否有如此特征的人出城,軍官答道:“沒有這樣的人經過。”

“此人是一個五六歲的男孩,不是大人,你們難道沒有看到過一個五六歲的男孩從這裏經過?”國師問道。

軍士們聽了說道:“隻有一個頭頂荷葉,光著屁股,渾身通紅,兩腳汙泥,騎著一根甘蔗,蹦蹦跳跳的小孩出了城。他並沒有身穿紅袍,腳踏烏靴,頭頂青羅傘蓋,跨下一匹大青馬。”

國師聽了,‘啊呀’一聲跌坐在地上,半晌呐呐道:“天意,正是此人,我怎麼事先沒說清楚是個五六歲的小孩。都怪我一時大意。”於是,馬上命軍官率騎兵向朱元璋所去的方向追去。

朱元璋見後麵塵土飛揚,嚇得急忙鑽進路邊的一間廢棄土屋裏躲避,屋裏麵到處都是蜘蛛網,朱元璋躲好後,所有的大小蜘蛛都慌忙出來吐絲結網,等元軍趕到後蛛網已經結得密不透風。

元兵趕到土屋,往裏一看,見蛛網完好無損,便料定屋裏無人,一直往南追去,朱元璋又逃過一劫。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便允許蜘蛛在皇宮裏自由覓食,而不予清掃。

朱元璋自從那次脫險之後,朱五四就覺得鳳陽不安全了,於是一家人又四處逃命。不久,他們一家來到太平縣古王莊落腳。朱元璋小時候跟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靠替人放牛過活。有一次,嘴實在太饞了,就把東家的牛犢給殺了,然後大夥兒一起把小牛煮熟吃了。吃完以後怎麼辦呢,朱元璋想了個辦法:他把吃剩的牛尾巴插進地裏,騙東家說:“地開裂了,小牛陷進去了!”東家跑過去拽住牛尾巴,結果牛尾巴真的往地裏鑽了,東家見狀,無可奈何地相信了朱元璋的話,沒讓他賠償牛犢。

朱元璋跟放牛的小夥伴們在一起的時候,常常玩拜皇帝的遊戲。他們拿車輻板做皇冠,拿破的木板做笏,拿籃子做龍椅。然後,大夥兒輪流做“皇帝”,坐上“龍椅”的人接受其他人的“朝拜”。不過,奇怪的是,當其他人坐上籃子的時候,都坐不穩,沒幾下就摔下來了,而朱元璋坐上去的時候卻穩穩當當的。大夥兒見狀,就服了朱元璋,就一起拿著“笏”參拜他。從此以後,朱元璋在放牛娃中儼然成了小首領。雖然這些傳說不免有附會或神化,但還是可以看出朱元璋小時候要比一般孩子聰明、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