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國侯府的思華院中,梅征把小六六摟在懷裏,笑眯眯的任由小六六扯他的胡子玩兒。
“真的嗎?爺爺,明天你要帶小六六去街上玩兒。”小六六驚喜的確認道。
“真的,爺爺說話算話。”梅征被小六六這一聲爺爺叫的全身舒暢,笑得滿臉菊花綻放。
本來小六六被秦英叮囑了要叫梅征祖父,可梅征聽到小六六叫範氏奶奶以後就教小六六改口叫他爺爺,梅征覺得這樣與孫子更親近。
笑得如此暢懷的侯爺,範氏早已經記不得什麼時候見過了,好像是自華兒失蹤以後便不曾見過了,此時見他們祖孫二人相處的如此融洽,範氏心裏也是十分開懷。
梅征和小孫子說笑一陣,又問起大孫子的課業來,得知大孫子來年就要參加小試,很是滿意的點頭,當下就開始考校起大孫子的功課來,大孫子四書五經基本都能對答入流,梅征高興得連連讚好,表示大孫子小試必定差不到哪裏去,當下便決定要把大孫子帶在身邊親自指導他的功課。
梅易生坐在梅征下手,看著梅征和小六六說笑,眼裏幽光一閃,麵上的笑容卻越發燦爛,當著眾人的麵誇讚小六六道:“小侄兒小小年紀就如此聰慧,以後必有作為,恭喜爹娘得了如此聰明可愛的孫子。”
坐在奚氏下手的沈氏聽見自家相公誇讚小六六,跟著附和道:“我第一次看見小侄兒還以為是見到了天上的小仙童,讓人見了就歡喜。”
範氏聽他們如此誇讚自己的乖孫孫,心中比什麼都高興,笑得見牙不見眼,想也沒想的便對梅易生夫妻道:“你們也趕緊給我和你爹添一個小孫孫,讓我們高興高興。”
沈氏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瞥一眼梅易生,遂又露出嬌羞的表情,撒嬌般的叫一聲範氏,“娘……”,然後便害羞的低下頭不再言語。
梅易生臉上的表情卻是不變,還很是認真的點頭道:“好。”
奚氏卻是笑著對範氏說道:“子嗣一事急不得,表姐當年不是也是求了那麼多年才盼來了華兒。”
“表妹說得是。”範氏想起當年自己為了能懷上孩兒不知道做了多少努力,吃了多少苦頭,所以很是讚同奚氏的話,於是也不再多說什麼,隻是側首看著侯爺考校小石頭功課,見小石頭得了侯爺的稱讚,臉上因剛才被奚氏提起的往事衝散的笑又重新爬上來。
秦英本來還擔心侯爺會不喜歡小六六和小石頭兩個,更不會接受她,可是看到侯爺與小六六和小石頭之間的相處,對她也沒有給臉色看,秦英覺得她的擔心都是多餘的,於是心裏也就安穩了。
用晚膳時,梅征就叫小石頭和小六六坐在他兩側,時不時的問小六六和小石頭喜歡吃什麼,並親自幫兩人夾到碗裏,完全將侯府“寢不言食不語”的規矩拋到了腦後。
以往晚膳後梅征就要去書房處理公務,可今天有淘氣可愛的小六六在,梅征硬是忘了這事,隻抱著小六六聽他說些童言童語,這一老一小的對話使一屋子的人倒也樂嗬,直到小六六張嘴打了個大大的哈欠,梅征才舍得放小六六走,並揮手讓眾人都各自回自己的院子休息。
眾人起身走之前,梅征才又想起什麼似的,開口說道:“十月初八是個好日子,我已經選了那天開祠堂拜祖先,正式把華兒一家寫入我梅家家譜。”說罷才又揮手道:“好了,天色不早了都回去吧。”
以往要是奚氏知道梅征夜裏要留在正院,都會走到最後就為了能多看他幾眼,可今天奚氏一反常態,看見梅易生已經率先走出了門去,來不及看梅征一眼就匆匆跟了出去,跟在梅易生身後直到出了正院才叫道他:“生兒。”
梅易生聞言轉過身來,叫奚氏道:“姨娘。”
奚氏笑著說道:“姨娘給你做了一身衣裳,不知道合不合身,你來試一試吧,不合適我馬上改。”說罷看看站在梅易生身旁的沈氏,又接著道:“那衣裳是你前兩天看我做時說是明天有事要辦正好可以穿的那件。”
梅易生哪裏說過這話,因此奚氏這話一落梅易生立刻明白這是姨娘等不及有話要對他說,於是轉頭對沈氏說道:“你先回去吧,我去姨娘院子試了衣裳就回來。”
沈氏笑著稱好,領著丫頭婆子往自己院子去。
虹溪院裏,奚氏遣走屋子裏伺候的丫頭婆子後,才一臉急切的問梅易生道:“生兒,那人回來了,侯爺會不會……”
奚氏話還沒有問完就被梅易生打斷,隻聽他笑著說道:“姨娘放心,爹不會的……二弟和侄兒們回來了,我們應該和爹娘一樣高興,我以後也會多照應二弟的。”這話就是向奚氏表明他對趙三郎一家的態度,同時也告知了奚氏她往後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