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見洪昇等人目不轉睛的看著這個丫環,便開口轉移話題道:“這盤烤羊腿乃是蒙古大草原的傳統風味美食之一,你們南方人恐怕沒嚐過吧!”
洪昇等人聽了明珠此言,忙道:“是啊!咱們在南方從來沒有品嚐過這塞北打草原的美食,今日托明珠打人的福,才得以大快耳頤啊!”
明珠聽了,有點得意之色溢於言表,便又口若懸河的介紹這道菜起來道:“這道烤羊腿說起來還大又來曆呢!其是從烤全羊中演變而來的,集形,色,味,鮮於一體,其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幹酥不膩,被塞被的人們讚味是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傳說當年成吉絲汗東征西討之時,既要運籌帷幄之中,又要身先士卒於沙場。掌管夥食的官員看在眼裏,心裏盤算這如何既縮短成吉思汗的吃飯時間,以便讓他能多休息一會兒,又讓他吃飽吃好,不影響健康。他經過再三思索,並未征得成吉思汗的同意,便把成吉思汗平日吃的整全羊,改成了烤羊腿。當時,成吉思汗戰事繁忙,無暇留意這些細節,經常一邊處理軍務,一邊進食。由於這烤羊腿肉質酥香,焦脆,不檀不膩,他非常愛吃,以後他每天必吃。有一此,成吉思汗在處理軍務時遇到一個難題,遂站起身來在軍賬中來回走動,不經意向盤子裏一瞥,才發現盤子裏盛的不是烤全羊,而僅是條羊後腿。這時他才發現自己每天吃的津津有味的是烤羊腿,便逢人就將這烤羊腿的美味讚揚了一番,很快就傳播了開來,從此之後牧民們的餐桌上便多了這道名菜,流傳很廣。”
眾人聽了,一看這菜菜形美觀,顏色褐紅,一嚐肉質酥爛,味道香醇,色美肉嫩,濃香外溢,食之令人回味無窮。這時施世論道:“卑職以前隻知京城中有全聚德的烤鴨聞名於世,卻不知這烤羊腿也這麼美味。”
納蘭聽了道:“說到這京城的烤鴨腿,最早在宣武門外的米市胡同中有一家老便宜坊烤鴨店,采用一種燜爐烤法,烤出來的肥鴨皮呈紫紅色,油光光的,然後切成一白二十片,片片帶皮帶肉,肥瘦相間,吃的時候,蘸甜醬,加蔥白,卷在剛烙好的熱薄餅內,既充饑又解饞,實在是美味無比。”
洪昇聽了,道:“在下在江南時,吃過揚州的三套鴨,這三套鴨是用家鴨,河鴨,仔鴿三位一體,放入砂鍋中用文火燉燜而成;這家鴨肥,野鴨鮮,仔鴿嫩,味清而雅致,湯汁醇而不膩,才是非人間煙火之食。”
納蘭聽了,道:“聽說揚州美食眾多,洪兄見多識廣,不妨說些讓我們聽聽!”
洪昇道:“這揚州的美食著名的有胭脂鵝脯,玫瑰千條魚,鹽水籽蝦,水晶肴蹄,扒燒整豬頭,清炒蝦仁,文思豆腐,河蚌獅子頭,筍燜獅子頭,鳳雞獅子頭,雪衣芹芽,金釵銀絲,拆燴鰱魚頭,蟹粉獅子頭,金鼓湯,千層油糕,雙麻酥餅,魚鰣魚宴,還有一種五丁包,是用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合製而成,及一種翡翠燒賣,用荷葉邊薄皮包入菜餡,形如石榴,底若金錢,蒸熟後色乃如翡翠般晶瑩剔透;還有那千層油糕是菱形塊狀,芙蓉色,半透明的,分六十四層之多,層層糖油相間,酥軟而嫩。”
納蘭聽了,直流口水,道:“這揚州有那麼多美食,這次去江南,洪兄一定要帶我去一一品嚐噢!”
洪昇笑道:“那是自然,在下當盡地主之誼,這揚州不但美食出眾,而且園林景觀也是美不勝收,還有二十四橋著稱於世。”正說著又有一個丫環端上一碗酸辣疙瘩湯上來,用一個黃地米彩喜鵲登梅大碗盛著。這酸辣疙瘩湯又叫“金豆翡翠湯”,是滿族的傳統名菜,用苞米,栗米麵做成金黃疙瘩,放上碧綠的菜葉,在沸水這中飄滾,黃綠相間,十分好看,又在湯內加酸菜芯,紅辣椒丁,所以味道濃烈,吃後滿口生津,渾身發熱。眾人吃了這湯後,又觀湖中風光琦麗,洪昇便又賦詩一首道:
“綠波春水飲長虹,錦纜徐牽碧鏡中。
真是橫波畫裏過,平山迎風送春風。”
納蘭聽了,道:“好詩!好意境!我願和詞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