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自我保護,做個聰明的“兔乖乖”(2)(1 / 3)

烏龜被放進筐裏,心想:看來我今天是逃不過這場災難了。不行!不能就這麼讓人把我吃掉,我得想個巧妙的辦法脫身。

烏龜想了想,便對花匠說:“我剛才從水中爬出來,沾了一身的泥。一現在你把我放在筐裏,和你的花放在一起,我真怕把你的花弄髒了。”

花匠想:這烏龜說得也對,弄髒了我的花,編出的花環誰要呢?對,我把它拿到河邊洗一洗。

想到這兒,花匠便提著烏龜走到河邊。他把烏龜放到一塊石頭上,捧起水,正要衝洗烏龜,沒想到,烏龜用力一掙,滾進了水裏。

花匠看見烏龜落進水裏,心想:這烏龜真是神奇,居然撒謊騙我。我今天也騙騙它,讓它從水中出來。

花匠便對著河水說道:“聰明的烏龜,你聽我說,你到我家來一趟,哪能就這麼讓你回去呢?不如我編個花環給你戴在脖子上。你回去見到親朋好友,大家一定很高興。”

烏龜聽了花匠的話,心想:這個花匠,還想騙我。我知道,他母親生病在床,他和姐姐采花編花環,賣掉花環好活命。他怎麼會白白送我花環呢?所以他說的話,一定是在騙我。他想誘我出來,捉住我,把我吃掉。

想到這裏,烏龜便躲在水中對花匠說:“我知道你家今天來了許多親戚,你已經為他們備下了酒飯,你想捉住我去做菜吃。”說完便遊走了。

生存一點通

當自己身陷囹圄時,或與對手力量相差懸殊時,利用智慧、尋找機會是脫險的唯一方法。越是遇到危險,越是需要冷靜,分析自己的處境,尋找對方的破綻,以便從中找到突破口。人總是有弱點的,事情總有薄弱環節,想一想,總會有懈可擊。

聰明的大雁

在一棵枝幹粗大的刺槐樹上,住著大雁一家。有一年,在這棵樹的底下長出一棵蔓藤。老雁動員大家把它除掉,但是其他大雁卻認為這是多此一舉,不願動手。慢慢地,這棵蔓藤越長越多,把樹從四麵八方圍了起來。

有一天,當大雁們都去尋找食物的時候,一個獵人抓著蔓藤爬到了樹上,在大雁的窩裏放上鐵夾。結果,晚上大雁全都給鐵夾夾住了。這時年輕的大雁才知道當初應該聽從老雁的勸告。

天一亮,獵人就來了。他順著蔓藤爬上了樹,看到大雁都像死了一樣。他絲毫沒有懷疑這是老雁想出的方法,於是把它們從鐵夾上解下來。就在最後一隻大雁脫離了絆索時,它們一齊飛走了。

生存一點通

智慧是從實踐中得到的,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老人之所以有智慧,是因為他們見得多、經曆得多,經驗也多。所以,獲取智慧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向老一輩學習,從他們的經驗中借鑒有用的東西。事實證明,不重視前人的經驗教訓,勢必重蹈前人的覆轍。

狼和野驢

一頭饑餓的狼發現了一群正在吃草的野驢,狼沉著背,借助青草的掩護,悄悄地向野驢靠近。

狼離野驢越來越近,野驢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仍悠然地啃食著青草。

狼進入了最佳捕捉圈,躍身而起,箭一般射向野驢群,野驢驚慌奔逃。狼緊追著一頭還未長結實的野驢,野驢拚命奔逃著,每當狼要追上它時便拐個彎,和狼拉開一段距離。可沒多久,野驢就體力不支了,狼和野驢的距離在不斷縮小。

突然,野驢刹住腳,猛轉過身。狼也停下了腳步,左右試探著尋找進攻的機會,可野驢的腦袋始終對著它。狼和野驢對峙著,僵持著。

突然,野驢向前邁進了一步,狼竟後退了一步,並仰躺下,四肢朝天,宛如一隻小貓,隻是眯起的眼睛仍牢牢盯視著野驢。狼的“懦弱”讓野驢頓生豪氣,用犄角猛紮著躺在地上的狼……

接下來足足有三秒鍾,野驢一動不動。這短短的三秒鍾卻分開了勝敗,隔開了生死。

三秒鍾後,威猛進攻的野驢碩壯的身體慢慢倒了下去,沒有絲毫掙紮。狼的血口利齒已緊咬在野驢的喉嚨上。

生存一點通

勝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雙方相鬥,不僅要鬥力,更要鬥智。要正確估量敵我雙方的實力和處境,不要一味冒進,要預防對方設下的“陷阱”。在這個故事裏,狼不僅勝在利齒,還勝在狡黠;野驢不僅敗在沒有利齒,也敗在被蒙騙後的盲目自大。

短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