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能力,其實就是我們的成長能力,這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部分。如果我們從小養成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控,懂得忍耐,做事有條不紊、毫無疏漏,有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並能推已及人、換位思考,體諒他人的喜怒哀樂……最終,我們就能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也會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與自豪。
柵欄上的釘子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一天,他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他家後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
過了幾個星期,由於學會了控製自己的脾氣,小男孩每天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數目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壞脾氣比往柵欄上釘釘子要容易多了……最後,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
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他父親又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對小男孩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了那麼多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靈中留下疤痕。你這樣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體,然後再拔出來。無論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其實,口頭上對人們造成的傷害與拳腳相加時人們造成的傷害沒什麼兩樣。”
生存一點通
對人亂發脾氣,決不是友好的體現。所以,我們要控製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養成愛發脾氣的習慣;一旦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對將來為人處世都是不利的。這種不利就在於:它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而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轉的,即使采取最好的補救措施,也難以彌補留下的傷痕。打個比方,你曾經罵了別人,後來知錯了,一再向人道歉,不要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也許這次罵人的經曆會伴隨著那個人的一生,’影響他對你的評價。
給程先生打電話
一個替人割草的雜工給曾雇用過他的程先生打電話說:“您好,請問您需不需要割草?”
程先生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請了割草工。”
這名雜工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
程先生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雜工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程先生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這名雜工便放下了電話。
此時,這名雜工的同事問他說:“你不是就在程先生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
他回答說:“我隻是想知道我做得好不好!”
生存一點通
對自己做過的事要認真負責,這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我們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檢查自己所做的一切,當然也要了解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以便掌握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是優點的要發揚,是缺點的要改正。如此,我們才會健康地成長。
誤殺
有一個青年,婚後太太因難產而死,留下一個孩子。他忙於生計,沒時間照看孩子。因而他訓練了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孩子,還會咬著奶瓶喂奶給孩子喝。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狗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未能回來。第二天趕回家時,狗立刻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打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牆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劈去,把狗殺死了。
但這時,他突然看見孩子從床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孩子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的屍體,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條死了的狼,口裏還咬著狗身上的肉。原來,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
生存一點通
任何冒失和莽撞,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我們遇到突發事件時,首先要學會冷靜分析,找出恰當的解決方法,千萬不能帶著情緒,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蠻幹;要學會用理智的大腦控製我們的行為,而不是任意渲瀉自己的某種情緒。莽撞的結果,使人失去了判斷能力,做出既害人又傷己的事情,實在不值得。所以,不管是冒失的習慣,還是莽撞的習慣,我們都要除掉它。貪圖享樂的蜻蜓天地間有一隻美麗的蜻蜒。夏天,陽光明媚,清風習習,一隻美麗的蜻蜒忘情地穿梭於樹木和草叢之間,綠葉為家,無憂無慮。然而,眨眼間就到了冬天,田野裏一片荒涼,好日子過完了,隨之而來的是寒冷和饑餓,蜻蜓再也沒有興趣唱歌跳舞了,它整天滿麵愁容,悶悶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