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英雄”各自回家找出了繩子,身後還跟了一串來圍觀一挑三的大神的家屬,進屋幫忙綁住了三名凶徒。
“所以,你為什麼要撒謊說著火了?”
報完警後,英雄和英雄家屬們聚在一起八卦,奇怪地問喬二嬰。
喬二嬰的回答十分淡定,也十分無恥。
“我不說著火,你們會來幫忙嗎?”
人性總有弱點,各人自掃門前雪是常態,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旁觀者效應。
意思是針對某一件事,如果是單個個體的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做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個體卻往往會退縮。
旁觀者越多,行動者就會越少。
所以有些心理學家提出,女性在遇襲時應當向指定的某個人發出恰當的求救信號,這個人最好是一位高大魁梧的男性,借此激發他保護弱者的意識。
而有的心理學家則提出,不能喊救命,而要喊救火,因為出現火災會波及一大波人,換言之被求助的人本身肯定也會遭殃,這樣就會引起更多人重視,從而達到脫離危險的目的。
喬二嬰的想法,大體上是正確的。
但在受到以殺害為目的的威脅下,喬二嬰的行為其實很得罪人。
從最開始的救火謊言,到拖了三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入局,再到打道德牌請求幫忙製住凶犯,將三個毫無防備的好心人一同拉入了危險之中。
董昭瞪了她一眼,露出一個單純天真親切無害的笑容,“二喬就是愛開玩笑,你們千萬別跟她計較。”
經過了方才看到的凶狠一幕,在座的任何一位都不認為他真有表麵看起來這麼單純無害。
大家都很感興趣他一個人怎麼放倒三個虎背熊腰的壯漢的,董昭連比帶劃,說說笑笑,很快就和眾人打成一團相談甚歡了,眾人還有心思調侃他破相了的臉。
十分鍾後,派出所民警趕來,接過了被捆成粽子的犯罪分子,看到滿滿一屋子的男男女女,也是目瞪口呆。
董昭簡單將情況說了下,民警揚言一定會好好查清楚這件事,然後客氣地請他們去所裏喝茶……呃,做筆錄。
一說到要去派出所喝茶,眾人紛紛借口自己不在現場,做鳥獸狀散了。
折騰了一晚上,喬二嬰又驚又累,身心疲憊,恨不得自己也不在現場,可以躲避做筆錄這一程序。然而事實容不得她畏縮,她隻能乖乖跟著警車一道去了派出所。
做完筆錄回到家,已經是淩晨五點了。
不知道民警是佩服董昭的英勇呢,還是知道了他的總裁身份,正好要出警,順道載了他們一路送到了小區樓下。
喬二嬰回屋子整理東西,董昭也跟著鑽了進去,看到她抱著猴子玩偶,一臉的心疼難受,眼淚刷刷直往下掉,也趕緊過去一看。
猴子的肚子上被紮了一刀,棕色的絨毛裂開,真個破皮流血,連“內髒”被掏了出來,露出裏頭米白色的棉絮,說不出的可憐。
董昭趕緊搶過猴子,安撫地摸摸它的傷口,挑了個她看不到的角度將內髒……不,棉絮,塞回了肚子裏去,哄道:“不哭不哭,猴粑粑摸摸就不疼了,哦,不疼了,猴寶寶不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