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學會積極的思考(2 / 3)

中國香港立信建築置業公司的創辦人霍英東就是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打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在香港居民的眼中,他是個“奇特的發跡者”。“白手起家,短期發跡”、“無端發達”、“輕而易舉”、“一舉成功”等,這些議論將霍英東的發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霍英東的發跡真的神秘嗎?不,他主要是運用了自己的積極思考,想出了一些賺錢的高招。

自古售房都是先蓋好房,再出售,針對此模式,霍英東卻想出了“先出售,後建築”的行銷策略,即預先把將要建築的樓宇分層出售,再用收上來的資金建築樓宇,來了一個先售後建。這一先一後的顛倒,使他得以用少量資金辦了大事情。原來隻能興建一幢樓房的資金,他可以用來建築幾棟新樓甚至更多;同時,他又能有較雄厚的資金購置好地皮,采購先進的建築機械,從而提高建房質量和速度,降低建造成本,更具競爭力的是他的樓宇位置比同行的更優越而價格卻比同行的更低廉,而且,有時他還采用分期付款的預售方式,使人人都能買得起。正是由於霍英東的換位思考,使他擺脫了固定模式的束縛,邁上了由一介平民變為億萬富豪的傳奇般的創業之路。

現在,霍英東名下的公司有60餘家,大部分都經營房地產生意,或與房地產關係密切。由他擔任會長的香港地產建築商會經營著香港70%的建築生意。

霍英東的成功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任何想創業或已經開始創業的人都要養成善於思考的習慣,就是在下決心之前,一定要對自己多發問,注意整理自己的思路,想想自己為什麼或怎樣會有這種決定。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在處理難題的實際情況中卻往往會收到奇效。

一個很成功的推銷員曾說他的成功源於他勤於思考,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我甚至還想出一個秘訣來這樣做。”他說,“去拜訪顧客之前,我一定要先靜下心,喝杯咖啡,擦擦皮鞋。這樣一來,在我真正踏入顧客辦公室之前,我有一個最後思索的機會——如何表現自己。所得到的效果好極了!除了能從容地應付對方所提的問題外,還使我推銷了很多的東西。”

所以我們說,一個人無論所作決定重大與否,一定要在此之前給自己以思考的時間,多對自己發問,隻有積極思考,想別人想不到的,才能有機會走在別人的前麵,最終取得成功。

一個人成功的秘訣往往在於更智慧,而不是更辛苦。聰明的人做事注意用智,而愚蠢的人卻隻知用力。人們總是強調吃苦耐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為什麼一定要吃苦,為什麼不試圖以一兩分的耕耘去取得十分的收獲?知識經濟時代,即是智慧經濟時代,與辛苦勞作相比,智慧更有含金量。

人生最大的寶庫並不在別處,而在你自己的身上。成功的人都是那些善於挖掘自己的人,而那些失敗的人,則往往是一些喜歡四處尋寶的人。

一對猶太父子在美國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得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你應該說是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鍾表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他甚至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的天價。後來他成了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

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了字。

很多同行對他的舉動暗自發笑,認為他的行動是愚蠢的。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就在一些人要看這個得克薩斯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融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頭等加工成底座;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後,甚至是自由女神像上的灰塵都被掃下來,包裝起來賣給花店。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