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關於心態的意義說過這樣一段話:“人與人之間隻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是的,一個人所持的心態往往決定他一生的命運。
你是否看過馬路上長出一棵小小的樹苗?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小東西怎麼會穿破堅硬的路麵長了出來,而且還能在這麼惡劣的條件下活著?成功者就像馬路上長出來的小樹,在艱苦的奮鬥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培養“衝破阻礙”的能力,靠勤奮工作和不斷嚐試一分一分地取得成功。
卡耐基說得好:“當你研究成功時,你會發現,成功者的態度是決定性的因素。”
愛迪生小時候反應奇慢無比,老師都認為他沒有學習能力。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不合群,滿腦袋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遭到被學校辭退的命運,在申請蘇黎士技術學院時也被拒絕。
究競是什麼使他們實現自我的?
當其他人的天分比他們高,當其他人有較多的資源時,奧秘是他們有成功者的態度!
在人類的工作與生活中,一些微小的差距便把贏家跟一些入圍者分別出來,而這些入圍者人口總數不到2%。贏家之所以能贏這麼微小的差距,往往不是決定於天才、資源或技巧,而是成功者的態度。
積極的人生觀是一種催化劑,它能使各種成功要素共同發生作用來幫助你實現目標;而消極的人生觀也是一種催化劑,卻會造成罪惡、災難等一係列悲劇。
你一生成功或失敗與你的境遇無關,與你的態度有關。
著名的心理勵誌學家皮爾博士以他的書、論文鼓舞了很多人。他說他最常聽到的抱怨是:“皮爾先生,我想開始做生意,或做一些有益於人類的事,但我沒錢起家。”皮爾博士的回答是:“空空的口袋並不能阻止你做什麼事,隻有空空的腦袋和心才會。”
失敗者常常報怨他們的環境,成功者卻能突破環境。失敗的人隻看到限製他們的那道坡,成功的人卻能找到一條出路,跳過它、繞過它或鑽過去。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嗜酒如命且毒癮甚深,有好幾次差點把命都送了。
這個人有兩個兒子,年齡相差一歲。其中一個跟父親一樣有很重的毒癮,靠偷竊和勒索為生,後因犯了殺人罪而坐牢。另外一個兒子可不一樣了,他擔任一家大企業的分公司經理,有美滿的婚姻,有三個可愛的孩子,既不喝酒也沒吸毒。
為什麼同出於一個父親,在完全相同的環境下長大,兩個人卻有著不同的命運?一次訪問中,有記者問起造成他們現狀的原因,二人竟是同樣的答案:“有這樣的父親,我還能有什麼辦法?”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說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人生。這實在是再荒謬不過了。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是環境,而是我們對這一切有什麼樣的心態。麵對人生逆境或困境時所持的態度遠比任何事都要重要。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你是你自己的指揮官,沒有任何人能命令你,或以他的意誌驅使你。一切主動權皆操之在你。
那些擁有積極心態的人是積極主動的,他們不僅有選擇、拒絕的能力,而且能夠擔負自己的責任。
一個男孩的父母希望他們的兒子能成為一位體麵的醫生,可是,男孩讀到高中便被計算機迷住了,整天鼓搗著把計算機的主板拆下又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