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會說的男人,在生活工作中猶如坐上電梯,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能輕鬆順利地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一個隻會做事不會說話的男人,要想取得與前者一樣的成果則往往需要付出比前者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1.隻會做不會說的人是老黃牛,能做會說的人是機靈猴
——男人不但要會做,還要會說有些男人在單位勤勤懇懇、埋頭苦幹了很多年,依然是個小職員,而有的人到了單位沒多長時間就被領導器重、賞識,並獲得了提拔。為什麼那些“小年輕的”都得到了重用,而你老實工作好多年領導卻不聞不問?其關鍵就在於看你是否善於說話,是否善於在恰當的時間與領導交流。
三百六十行,行行需口才。無論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善於說話、會說話都是非常重要的。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說過“語言就是力量”,的確如此,在社會生活中,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口才,是否會說話,成就與境遇那是大不相同的。
在外貿公司工作的王先生近一段時間來比較鬱悶,幾個月前,公司進行人事調動,那些原來和自己能力、業績不相上下的同事被提升到另外的部門做主管,前段時間剛進來的一個新員工也被調到了比較好的崗位,但他卻是一沒升職二沒加薪,而且是一個人幹了兩三個人的活。通過與王先生的幾次交流,我發現他實際上是一個很有才氣的人,但就是性格有點內向、敏感,且不夠自信。他平時隻顧著埋頭苦幹,很少與上司去溝通、交流。有些同事曾經也提醒他要多在老板麵前表現表現自己,使領導對他有所重視,但他卻不以為然,反而覺得這樣有意的與領導接近不是很好,認為隻要自己把領導安排的工作認認真真的做好了,老板自然會看到。
在職場中,像王先生這樣不明不白地“雪藏”自己的人恐怕還不在少數吧?
在職場中,有兩種人是注定要失敗的,一種就是那些像狐狸一樣,耍奸打滑,不踏踏實實幹活,一天到晚不務正業,異想天開的人;另一種就是想像黃牛一樣,一天到晚就知道埋頭苦幹,卻隻有自己知道的人。
上文中的王先生就和老黃牛有點“連相”,一廂情願地認為“老板的眼睛是雪亮”的,“老板的心裏會有數”,隻要自己把工作做好了,他就一定能夠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升職、加薪也即是很順利的事情。但是老板也有患“近視”的時候,想象一個公司可能有十幾、幾十甚至上百、上千號人,如果不去創造機會在領導麵前“亮”出自己,走到領導的視線之內,老板怎會發現你的優秀和才幹而對你加以關照和提拔呢?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名員工,要想早日出人頭地,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就得想辦法得到老板的賞識,表現自己,有技巧的向老板推銷自己。
精明強幹而又善於言辭的人,總是在努力的尋找一切機會,爭取與老板麵對麵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把自己的亮點不著痕跡的一一透露出來,從而得到領導的肯定與認可。
小軍在一家文化公司搞策劃,因為他的業務能力強,工作又十分努力,所以每一份策劃方案從最初的設想到最後的定型,幾乎都是他在挑大梁。一個方案下來,經常是幾天幾夜地泡在工作室裏,直至最後審核通過。但是小軍知道,在老板眼裏,每一個設計方案都是整個策劃部努力的結果,體現不出他個人的才華和能力。為了能夠讓自己超出旁人幾倍的壓力與辛勞的工作被老板知道和認可,小軍都一直在找機會。
終於有一天,小軍與老板在電梯間“不期而遇”。從一樓到三十二層,時間非常的充足。看看老板心情不錯,小軍有意無意地打開了話匣子:
“劉總,昨交上去的策劃方案您看過了嗎?”
老板:“不錯啊,我覺得那個方案很有創造性,尤其是XX處很吸引人。”
小軍:“劉總您的眼力果然厲害,當初做這個方案的時候,這個地方真是頗費了一番腦筋的,本來……,不過……,結果……”
老板:“聽你說得有條有理,頭頭是道,莫非XX是你的主創嘍?”
小軍麵帶微笑地說:“我也是吸取、整合了大家的好點子之後,形成的這個創意……”
老板心領神會地點點頭。
兩個月之後,小軍的工資與原來相比翻了兩番。
記得有位作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是人才不一定會說話,但是會說話的人必定是人才。”今天的社會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如果一個人擁有“會說話”的能力就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而那些笨嘴笨舌、說話能力差的人就容易被人冷落遺忘,從而也就會使自己失去很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