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葫蘆話葫蘆人解 薄命女搏命相酬(1 / 2)

????待到阿康一路打聽尋到薛慕華處,天已放亮。望著藥堂門口的大葫蘆招牌,阿康提裙邁上前去,隻見門楣上烏亮亮一塊大匾,上書赤紅色三個大字“滋生堂”!阿康一愣,啞然失笑,卻也無心多做駐足,見大門已開,忙趕進廳堂。

????廳內飄著暖暖的藥香和女子輕輕哼唱、哄小兒入睡的兒歌聲。阿康順著歌聲尋去,轉過一進內室,但見葉二娘坐在榻邊、輕輕拍著懷裏的嬰孩、臉上盡是溫柔的慈母之情,孩子麵色粉嫩、呼吸平穩、顯是高燒已退。阿康這才靠在門邊上,長出一口氣,放下心來。

????葉二娘聞聲抬起頭來,微微一笑道,“真不知是你好運氣,還是我好運氣?這薛慕華,人稱‘閻王敵’,若不是這亳州離你我相遇之地不算太遠、若不是我輕功還勉強過得去,這孩子,真的難保性命。寶寶啊,人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望你是個有福的,不要攤上個許願不還願的娘,害了你的小命喲。”

????阿康心下明白葉二娘這是在敲打自己。葉二娘救了阿康的孩子絕非是出於同情憐憫,而是為了探知自己孩子的下落。可不論是自己還是原來的康敏,在這江湖上謀生,都可說是徒有美貌而無丁點本事的。當初看小說時,自己還是個十五歲的半大孩子,覺得葉二娘雖說可憐,但因為自己的孩子被劫走就搶人家孩子、還當自己孩子玩一天再殺了,實在是罪大惡極、夠可恨的;那個老和尚肯定是知道四大惡人的名頭,卻在那麼多年裏什麼都不做,由著葉二娘作惡,一點也不慈悲;隻有虛竹是真正的無辜。而葉二娘悲劇的陰謀作者蕭遠山則是個有戰鬥力、有計謀、又被刺激的不大正常的主兒,可能此刻正時不時欣賞著老和尚的痛苦以解恨呢,自己有那個本事去救虛竹擺脫蕭遠山的陰謀麼?況且小說裏的虛竹是個很單純、對佛法很有悟性的小和尚。在遇到夢姑之前,對於他來說,少林寺單純的生活很可能最是幸福的。若是他在還沒有絕技傍身的時候離開少林寺,隻怕連他都會死在蕭遠山的手裏。如何才能安撫住葉二娘,要使她既不會為保住老和尚的名聲而除掉自己滅口,也不要一怒之下加害自己和孩子呢?阿康略一沉吟,緩緩開口道,

????“康敏乃是薄命之人,遇人不淑、識人不明,不能見容於父母在前,又累及無辜稚子受苦於後。這運氣二字,怕是與我無緣。想來姐姐雖不至於與小妹同病相憐,怕也是曆經幾多艱辛,這運氣嘛,唉……我這身罪孽,哪敢向老天求什麼運氣,”阿康搖搖頭,移步屋內,坐在榻邊的椅子上,注視著孩子的小臉,探手試了試額際,“若說運氣,該是老天可憐這兩個無辜的孩兒吧,才給我們條路走。”

????葉二娘微微一楞,不知是否有幾分悔悟,隻是斂起了笑意,低頭看了看孩子,輕聲問道:“孩子可有名字了?”

????“樂安,康樂安。為人母者,所願無非是孩子能健康、平安、快樂。特別是這個孩子,能安於天命、淡泊、寬和,尤為重要。”這個名字是阿康早就想好了的,曾經,她也想過寧願做單身母親,也要把孩子生下來;她也曾經滿懷希望的給孩子起好名字,滿懷希望的幻想孩子的長相。深吸一口氣,阿康抬起頭,望住葉二娘的眼睛,“姐姐所慮之事,亦是小妹心之所憂。姐姐今日義舉,便是小妹和孩兒的救命恩人,大恩大德,小妹銜環結草,定相報答。隻是姐姐的事,小妹隻是無意中得知一二,但也知其中另有蹊蹺。故而小妹有三個不情之請,望姐姐包容。第一,請姐姐相信小妹一片誠心,不敢有半點欺瞞;第二,懇請姐姐從長計議、緩圖之,莫要莽撞、反而害了自己和您的孩兒,不然反倒是小妹多言的罪過了;第三,小妹願為姐姐謀劃一二,但若所言不順姐姐的意,望姐姐念在小妹一片赤誠的份上,全當沒聽見小妹的一派胡言,不要怪罪小妹。”

????葉二娘與阿康對視半晌。這葉二娘能縱橫江湖近二十載;位列四大惡人第二,作出這等聲勢而尚能自保,除了功夫不錯,更是仗著自身的機警與豐富的江湖閱曆。阿康賭的就是老江湖葉二娘在尋子一事上的果斷以及她對人性洞察力的自信。果然,葉二娘見阿康眼中無一絲驚慌猶疑,便點頭道,“你說。”

????“小妹曾在林間無意中聽到一醉漢瘋言,似是祭奠已故去的妻子。說是至親為人所害、自己遭人冤枉,如今他也以其道還之,奪了仇人的兒子,仇家的情人為失去兒子而做了很多惡事。他要讓仇人不但日夜飽受失子之痛,還要使他就此身敗名裂、生不如死。他提到姐姐的名字,說起姐姐可笑,在孩子身上留下香疤印記。還說日後定要讓姐姐認出此疤,且姐姐認子之時,即是他報仇之日。多年以來他時常暗中監視仇人和仇人之子,等待報仇的最妙時機。至於令郎目前寄身之所,他也有提到。隻是小妹覺得,既然此人能從姐姐手上奪走孩子,這多年以來又一直為報仇而謀劃,甚至潛入少林寺將什麼七十二絕技偷學了個遍,若姐姐沒有個妥善的法子,冒然前去探子,定是凶險萬分。說不定惹惱了那個狂人,他幹脆也不管什麼謀劃,就害了姐姐母子,豈不是反倒害了孩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