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
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禮記·大學》
意譯:要整頓好自己的家族,必須先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
清官難斷家務事。
——[明]馬夢龍《喻世明言·滕大尹鬼斷家私》
意譯:在明智的官也斷不清家務事。指家務事的繁雜。
家義自毀,而後人毀文。
——《孟子·離婁上》
意譯:家庭先被自己破壞,然後別人跟著破壞你的家庭。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
意譯:自家的破掃帚,把它當作千金的寶物享用。
大不正則小不敬。
——[明]班固《東觀漢記》
意譯:長輩不先正己,小輩不會尊敬他。
父慈而教。
——《左傳·昭介二十六年》
意譯:父親,對待子女並教育他們要用慈愛的方式。
教誨爾予,式轂轂似之。
——《詩經·小雅·小宛》
意譯:教育下一代,讓他們履行好善道。
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學而》
意譯:教候父母,能盡心竭力。
父不慈則子不孝。
——[北齊]《顏氏家訓·治家》
意譯:假如父親不慈愛,那麼兒子會不孝順。
內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濟。
——[宋]林逋《省心錄》
意譯:家庭內部,和睦相處的就家道興旺,對外人友好的,辦事就順利。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詩經·小雅·常棣》
意譯:跟妻子兒女感情融洽,像彈琴鼓瑟那樣和諧美好。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遊子吟》
意譯:誰說小草的心意,能夠報答了春天的陽光呢?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
——[清]王豫《蕉園日記》
意譯:治家嚴勵,家庭才是和睦;對鄉民寬厚,那麼就會和鄉民友好相處。
夫婦和而後家道成。
——《幼學瓊林·夫婦》
意譯:夫婦之間關係融洽,家庭就會興旺。
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
——[明]洪應明《菜根譚》
意譯:家裏人有了過錯,不應該大發脾氣,不能放棄不管。
孝子不生慈父之家。
——[先秦]《慎子·內篇》
意譯:指的是溺愛兒子的家庭不會有孝子的出現。
積德之家,必無災殃。
——[漢]陸賈《新語懷慮》
意譯:家裏積德行善,一定不會有災難。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
——[漢]桓寬《鹽鐵論孝養》
意譯:一個人有孝心關鍵看他是否真誠,不能隻看他的外在表現。
夫和婦順方是齊家景象。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
意譯:夫妻間和諧順美,這才是治理好家庭的景象。
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
——[元末明初]《殺狗記》
家中人團結一心,就不會憂愁什麼,如果不一心,那麼就會陷入困境。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小雅》
意譯:可憐的父母,生養我們的是多麼的辛勞。
養不教,父之過。
——[宋]王應麟《三字經》
意譯:養卻不教育孩子,是父親的過錯。
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適,無論那個家是多麼簡陋、多麼寒傖。
——梁實秋《槐園夢憶》
人類是逃不出天然規律的,男的找女的,女的不能離開男的。
——老舍《二馬》
不幸的家庭,實際上都是不幸因素的集中爆炸。
——劉忠信《婚姻戀愛新趨向》
“家”這個小圈子隻能摧毀年輕心靈的發育成長,倘使不同時讓他們睜起眼睛去看廣大世界。
——巴金《愛爾克的燈光》
家,在中國,是禮教的堡壘。
——老舍《四世同堂》
家庭是兒童的製造廠,是社會中堅的養成所,是社會遺傳的保守處,也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張聞天《離婚問題》
愛自己的家庭是動物的本能,隻是適當控製這一本能才是有益的。
——[俄國]托爾斯泰《基督教教義》
家庭本質上是以滿足人們每天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聯合體。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政治學》
沒有哪個地方能比自己的家更快樂。
——[古羅馬]西塞羅《致友人書》
沒有了家庭,在廣大的宇宙間,人會冷得發抖。
——[法國]莫羅阿《人生五大問題》
家庭是社會的核心。
——[挪威]易卜生《社會支柱》
家畢意是家,盡管它是那麼的貧寒。
——[英國]狄更斯《董貝好》
不論你遊走何方,家庭總是安樂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