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吾師傑輝(1 / 1)

師雖教齡漸長,而顏貌不改,風采依舊。某日於市區街頭偶遇,驚歎問好之餘,戲稱之曰:“長江後浪追前浪,師之淵博知識令人高山仰止,惟外貌一物,弟子吾能追超吾師矣!”

吾師林傑輝,品行高潔,性素雅清淡,如幽穀芝蘭,似傲骨蠟梅,同高風翠竹,是豔麗金菊。先生自80年代初於韓山師大畢業以來,執教於今卅載矣。師執尺講台,桃李天下。課堂婉婉道來,言傳身教,令學生過目不忘;台下亦師亦友,談古論今,使同學倍感親切。

吾於1992年投讀於林傑輝老師門下,又蒙黃誌祿、謝禮熏、吳文亮、林麗娜等眾位國文老師及班主任陳拱明、林玉君、林樹明,化學科任老師鄭樹顓等諸多位恩師教誨指導,師恩深厚,於今無成難以報一二,令吾眾弟子惶恐羞愧。

曾憶高中一年級開學典禮之上,溫文儒雅的林傑輝老師,以校領導身份立主席台中央,左手扶扶眼鏡,右手捏握話筒,紅光溢彩,神采奕奕,薄薄的鏡片後麵是閃爍著智慧光芒的雙眼,這位睿智的師長,以其銳利的眼光、淵博的學識,用其婉婉動聽的語調,情真意切、款款動人、抑揚頓挫、字正腔圓地說道:“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大家好!在這乍暖還寒的季節裏,請大家切切別忘了多添件衣服!老師們,同學們,咱們的學校,一向以人為本,處處體現了人文關懷……在這裏,充滿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樂融融,學校就是一個大家庭!同學們,老師們,讓我們一起為明天加油和喝彩吧!讓我們為自己身為學校的一份子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吧……”

林傑輝老師是我高二年級的語文教師。他,對待學生循循善誘悉心栽培,與教職員工相親相敬,深受全體師生愛戴。林老師對我們調皮搗蛋不守課堂紀律的嬉鬧總是寬容一笑,擅長用他淵博的知識和婉轉動聽的語言牽引我們遨遊在書本的海洋裏。林老師教學很有技巧,講究方式,深入淺出,吸引同學們認真聽講,使我們如沐甘露,如鈍器逢於良匠,同拙石遇於巧工。老師待學生不厭其煩,善於從同學身上發現亮點,加以精雕細刻,多番點撥;我輩雖頑愚難馴,最終在林傑輝老師等眾多良師苦心孤詣耐心教誨下,浪子回頭修身養性刻苦用心。我和健池群波敬典等同學在林老師的點撥和發掘下,也屢有習作見報,特別是我諸篇習作中《中國文字》一文,經林傑輝老師指導,得以參加“全國中學生首屆作文競賽”獲獎,入選學生作文選……此後,我和其他多位同學習作興趣更濃,自覺讀書的行為愈更踴躍,眾師也為吾喜,每每言談,無不再三鼓勵勸勉也。

時,高三畢業,吾等同學念及前途迷渺、各奔東西,更再難承師尊鞭下聽誨,無不傷感語塞。我也黯然神傷,手捧《畢業留言》一冊敬請傑輝師題示,師欣然:“文學是一個高傲的姑娘,你既然選擇了追求她,就應該做到孜孜不倦,不達目的不罷休。做文人,就要耐得住寂寞。”壯哉!誠如斯言!做人況且須耐得住寂寞,何況做文人乎?《易》之乾卦且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亞聖孟子也有言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師之言乃震耳欲聾,吾輩受益終身。

師,林傑輝,戴近視眼鏡,儼然夫子模樣,曾於吾等眾學生畢業後轉教邱金元紀念中學、第二中學、第一中學,任校長領導;也曾幕後綢繆,擔任教育局要職,從前台親授知識,至幕後設題考審,遊刃有餘,大家風範。師深諸於《四書五經》之道,我曾疑老師獨得《黃帝內經》之妙,學者風度,容光煥發,笑容可掬;穩重凝練,學識益精。雖教齡漸長,而更喜顏貌不改,風采依舊。我某日於市區街頭偶遇老師,驚歎問好之後,戲稱之曰:“長江後浪追前浪,師之淵博知識令人高山仰止,惟外貌一物,弟子吾能追超吾師矣!”時,林傑輝老師嗬嗬一樂,笑而對曰:“你這調皮小子,還是昔日嘻哈模樣……”吾也能以得師之謬獎而沾沾自喜。公元2004年12月8日夜記。

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占有什麼,而在於追求什麼的過程中。

——班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