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鎮位於兩省交界處,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裏居民大多是北方戰亂遷移過來的,也有從沿海躲避倭寇逃過來的,他們為了抵抗當時的兵亂、盜匪、毒蛇猛獸,用紅糖、糯米、粘土造成或圓、或方、或半月形的土樓,聚族而居,同姓的族人和睦相處,講究祖德宗功;同時也排斥外姓家族。
劉振強家的土樓稱為‘鎮威樓’,是船鎮最大、最高、最堅固的土樓,樓高五層,大門厚重,外麵包著鐵皮,大門上有水箱水喉,如果受到外來侵犯,用火攻門,樓內通過水喉放水,澆滅火。一樓是廚房,沒有開窗;二樓是糧倉;三樓以上住人,有槍眼和瞭望台、炮台。完全就是一座巨大的城堡,傳說受到炮彈和地震的侵襲,土樓安然無恙。劉家的祖先在南洋發財後,回鄉建造了這座大土樓,劉家的後代也是家財萬貫,子孫興旺。劉振強的先祖就是這座土樓的樓主,傳到劉振強的父親時已經是第九代了,也就是‘振’字輩的。父親劉家升留過學,回來後擔任船鎮的鎮長,母親簡素花也是名門望族,簡氏最早落戶船鎮,其聲勢和家業自然不可低估。劉振強上有兩個姐姐,他是劉家獨苗,很講究傳宗接代的家族對他視為掌上明珠,含在口裏怕化了。留過學的劉家升知道不能寵壞兒子,但妻子對兒子真的是百依百順,疼愛有加。劉家升公務繁忙,沒有太多時間教育兒子,所以造成劉振強爭強好勝的性格。
簡婉珍家的土樓名為‘尚文樓’,其祖先聽說是一位武狀元,兵荒馬亂時期帶著金銀細軟從北方一路逃到船鎮,看到一處風水寶地,就決定建造一座樓,當時盜匪猖獗,建造的土樓堅固無比,樓高四層,牆壁厚有一米。簡婉珍的祖先一生從武,因為行武出生,打打殺殺的,經常引來許多仇家的追殺,雖藏到船鎮這個相對偏僻的地方,也難免有仇家找上門,好在土樓易守難攻,把許多禍端都屏蔽在樓牆外,樓主之所以命名‘尚文樓’,就是希望子孫後代放棄武行,崇尚文德。傳說祖先遺留下一本‘簡氏拳譜’,隻要學到其中的八成,便可以稱霸武林,打遍天下無敵手。為此,簡家遭到了無數次攻擊,最終都被簡家化解了。到底這本傳到沸沸揚揚的奇書在哪裏?誰也沒有看過,簡婉珍的爸爸簡秋風也說沒看過,至於簡秋風的武功如何?也沒有人知曉,因為簡家從沒有和人發生過糾紛,到了簡婉珍這一代就很少有人再提及此事了。‘尚文樓’雖沒有‘鎮威樓’氣派,在船鎮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陳維先家沒有樓名,是一個獨家獨院的土屋,隻有一層用泥瓦砌成的方形土屋,共五間,年代並不久遠,是維先爺爺陳繼祖蓋的,話說RB侵犯省城,維先爺爺帶著維先爸爸陳震宇一路逃避,來到船鎮,看到船鎮環境優美,風調雨順的,於是就在一處偏僻的荒地安了家,沒想到這是塊鳳祥地,又是麵對筆架山,一位風水先生道破天機,對著維先的爺爺耳朵嘀咕了一通。那時維先還沒有投胎,維先爸爸娶了一個偏僻山村的女人,十月懷胎,生下一個可愛寶寶,聽說嬰兒落地時,有一道亮光從天邊穿過筆架山直射維先家屋後,維先的爺爺看到了,但他沒有說,也不能說,因為那是天機,如果泄露了,會遭滅頂之災,不知是誰說的,反正維先爺爺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