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每天對失敗一笑,踏上成功的征程(1 / 3)

從失敗中品嚐勝利的美酒

法國偉大作家巴爾紮克曾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於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人生短暫,有一些影響你一生的特殊經驗,如內心世界的覺悟、真理被發現的刹那及生命中的轉折點等會造就成功,但這種成功,多半來自於多次失敗之後。

失敗令人們驚慌沮喪,因此從中學得的經驗自然刻骨銘心。當你被迫接受失敗和教訓時,應努力擷取這寶貴一課的精華,其餘就當做是人生的插曲而遺忘吧。

從失敗的經驗中總結教訓,然後忘記沮喪,繼續向前走吧!

能正確麵對挫折的人,就是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的人。他們在困難麵前永不低頭,永不言敗,因此也就能創造出驚人的成就。

愛迪生為了發明白熾燈,經曆了很多次失敗。在第1200次失敗時,有人不無惡意地告訴他:“先生,你已經失敗1200次了!”言外之意就是,再幹下去隻會使他更加名譽掃地。但是,愛迪生卻說:“我並沒有失敗,反而是成功地發現了1200種不適合做燈絲的材料。”接著笑道:“如果這算失敗的話,我準備失敗一萬次!”

林肯的一生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挫折和坎坷幾乎伴他走了一生。

1832年,林肯失業了,顯然這使他很傷心,但他下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

糟糕的是,他競選失敗了。在一年裏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接著,林肯著手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後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曆經磨難。

隨後,林肯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他內心萌發了一絲希望,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的日子還差幾個月的時候,女友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數月臥床不起。

1836年,他得了精神衰弱症。

1838年,林肯覺得身體恢複了,於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

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林肯雖然一次次地嚐試,卻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愛人去世,競選敗北。要是你碰到這一切,你會不會放棄?放棄這些對你來說是不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

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當選了。

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得很出色,相信選民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

因為這次競選他賠了一大筆錢,林肯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並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

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你會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

然而,林肯沒有服輸。

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

1856年,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被對手擊敗。

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

林肯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者。

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第16屆總統,而且後來成為美國曆史上人民最熱愛、最懷念的總統之一。

林肯遇到過的困境很多人都遇到過。但他麵對挫折沒有退卻、沒有逃跑,他堅持著、奮鬥著,所以他成功了。

處在絕望境地的奮鬥,最能激發人潛伏著的內在力量;沒有這種奮鬥,便永遠不會發現真正的力量。假如林肯年輕時創業就獲得了成功,那麼也隻不過是芸芸眾生中一個成功的商人而已,又怎麼會有名垂青史的《解放黑奴宣言》,甚至連美國的曆史也有可能重寫。所以,早年的挫折對林肯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對整個美國來說更是一件天大的幸事。正是這些經商和從政的挫折,讓林肯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加激發了堅強的鬥誌。他不斷地錘煉自己的品格,不斷地充實自己的思想,不斷地增長自己的智慧,與此同時他的自信心也更加堅定,最終背負了“天降之大任”。林肯之所以這般偉大,是因為他不斷地與挫折進行鬥爭。

艱難的情形、失望的境地和貧窮的狀況,在曆史上曾經造就了許多偉人。如果拿破侖在年輕時沒有遇到過窘迫、絕望,那麼他決不會如此多謀、如此鎮定、如此剛勇。

因此,正確地看待成功道路上的各種挫折是每個人必須具有的品質。要明白,暫時的挫折也許不僅不是壞事,反而是件好事。挫折警示你:此路不通,請另尋捷徑;此時不靈,請靜候佳機;此處境遇惡劣,請另尋理想環境。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暫時的挫折並不意味著一生的失敗。一個人的成功,正是由無數次的挫折錘煉鑄就而成的。它們不斷地調整你的人生目標,不斷地指出你的弱點,增強你的意誌,培養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你以更積極、更自信的心態,更好的方法和更順暢的途徑實現更遠大的目標。

史泰龍無疑是全世界影迷心中的英雄,他的《第一滴血》、《蘭博》等影片曾經激勵了一代人,在百年的電影史上,有著他濃墨重彩的一筆。可就是這位在世界影壇叱吒風雲的人物,卻有著鮮為人知的經曆。史泰龍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親賭輸了,母親喝醉了,都打他來出氣。史泰龍在拳腳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長大,常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的學業一無所成。

直到史泰龍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再不能這樣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和自己的父親豈不是一樣嗎?成為社會垃圾,人類的渣滓,帶給眾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22歲退伍之後,史泰龍帶了100美金,開著他那輛破舊的金龜車,無頭蒼蠅般地在紐約街頭找工作。他非常熱衷於表演事業,他拿著自己寫的劇本,到處找機會。可是因為沒有經過一點專業的培訓,再加上他又算不上英俊瀟灑,想進入演藝圈談何容易?更別說能有人投資他的劇本,讓他當主角了。這樣,他一共被拒絕了1850次。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沒有高度的信心,對想要從事的事業沒有堅定的信念,很可能在被拒絕兩次之後,就放棄了。但是史泰龍在被拒絕了1850次後,還一直告訴自己說:“這個世界並沒有失敗,失敗,隻不過是暫時停止成功。”就在這樣的堅持下,他總算碰到一個對他的劇本很滿意的導演,他準備找人投資拍攝,但是不能讓史泰龍當主角。史泰龍堅持說,我的劇本就是為我自己寫的,如果你不用我,那麼我的劇本請還給我。導演是個精明的人,他知道史泰龍的劇本如果拍成電影的話,一定會獲得成功,再三權衡之後,導演決定賭一下。這就是史泰龍的第一部電影《洛奇》,這部電影一舉成功,也讓全世界的影迷認識了史泰龍。

大家都知道,那顆名為“自由者”的鑽石是被索拉諾發現的,你可曾知道,索拉諾在找到這顆鑽石以前,曾找過超過100萬顆的小鵝卵石。

每個人都要從挫折中汲取教訓,好好利用,這樣就可以對失敗泰然處之。

人生之路,一帆風順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無數次挫折和失敗構成的。勇敢地麵對吧,要學會在挫折中找到自信,在失敗中找到經驗,然後就會品嚐到勝利的美酒。

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

人們總在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為什麼有的人在失敗之後仍然沒有取得成功呢?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失敗,沒有從不利因素中發現有利因素,不善於利用失敗的激勵作用。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失敗與成功、不幸與幸運,經常是一對孿生兒。如果你善於以失敗為動力,能夠從不幸中振作奮起,那麼迎接你的將是失敗後的成功、不幸後的大幸。

苦難就是河水,我們都是泥人。那麼,天堂在哪裏?

某一天,上帝宣旨說,如果哪個泥人能走過他指定的河流,他就會賜給這個泥人一顆永不消逝的金子般的心。

這道聖旨下達後,泥人們久久都沒有回應。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有一個小泥人站了起來,說他想過河。

“泥人怎麼可能過河呢?你不要做夢了。”

“你知道肉體一點一點兒失去的感覺嗎?”

“你將會成為魚蝦們的美味,連一根頭發都不會留下!”

其他泥人都在勸他。

然而,這個小泥人決意要過河。他不想一輩子隻做這麼個小泥人。他想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但是,他也知道,要擁有上帝賜予的心必須遵守他的旨意,即要到天堂,必得先經過地獄的洗禮。而他的地獄,就是他將要渡過的河流。

小泥人來到河邊,猶豫了片刻,便將雙腳踏進了水中。一種撕心裂肺的痛楚頓時湧上心頭。他感到自己的腳在飛快地溶化,在一分一秒地遠離自己的身體。

“快回去吧,不然你會被毀滅的!”河水咆哮著說。

小泥人沒有回答,隻是沉默著往前挪動,一步,一步……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選擇使他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個殘缺的泥人;在水中遲疑,隻能夠加快自己的毀滅。而上帝給他的承諾,則比死亡還要遙遠。

小泥人孤獨而倔強地走著。這條河真寬啊,仿佛耗盡一生也走不到盡頭似的。小泥人向對岸望去,看見了那裏錦緞一樣的鮮花和碧綠無垠的草地,還有輕盈飛翔的小鳥。上帝一定坐在樹下喝茶吧。也許那就是天堂的生活。可是他付出一切也幾乎沒有可能抵達。那裏沒有人知道他這樣一個小泥人和他那夢一般的理想。上帝沒有賜給他出生在天堂當花草的機會,也沒有賜給他一雙當小鳥的翅膀。但是,這能夠埋怨上帝嗎?上帝是允許他去做泥人的,是他自己放棄了安穩的生活?

小泥人的淚水流下來,衝掉了臉上的一塊皮膚。他趕快抬起頭,把其餘的淚水統統壓回了眼睛裏。淚水順著喉嚨一直流下來,滴在小泥人的心上。小泥人第一次發現,原來流淚也可以有這樣一種方式——對他來說,也許這是目前唯一可能的方式。

小泥人以一種幾乎不可能的方式向前挪動著,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魚蝦們貪婪地啄著他的身體,鬆軟的泥沙使他在每一瞬間都搖搖欲墜,有無數次,他都被波浪嗆得幾乎窒息。小泥人真想躺下來休息一會兒,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將永遠安眠,連痛苦的機會都會失去。他隻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奇妙的是,每當小泥人覺得自己就要死去的時候,總有許多東西使他能夠支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過了多久——簡直到了讓小泥人絕望的時候,小泥人突然發現,自己居然上岸了。他如釋重負,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襤褸的衣衫玷汙了天堂的潔淨。他低下頭,開始打量自己,卻驚奇地發現,他已經什麼也沒有了——除了一顆金燦燦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長在他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