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的能力
美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瑟羅·威德在一個窮困的家庭裏長大,他後來憑借自己的機智,終於在事業上作出了成績。
在他還默默無聞的時候,瑟羅·威德在停靠於紐約港的一個小船上,幫一個商人把大衣箱直接從船上搬到了城中的旅店裏,那個商人因此給了他一點辛苦費,這是他賺到的第一筆錢。
那個時代和現在很不一樣,如果一個年輕人沒有過硬的社會背景,基本上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然而,威德擁有不同於常人的直覺和機智,他隨機應變的能力特別強,有出眾的說服能力,為人又很大方。這些優點使他能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他曾經憑借自己的機智和敏銳,先後幫助三位候選人成功競選總統。作為對威德的回報,這幾位總統先後邀請威德擔任駐英大使以及其他一些政府要職,然而都被威德婉言謝絕了。
林肯當總統的時候,有一份報紙叫《紐約先驅報》,這份報紙是支持南部邦聯的,它在歐洲有很大的影響力。報紙上的文章經常能引發海內外的輿論共同抗議美國政府,於是林肯總統邀請威德來斡旋這件事情。威德確實和這份報紙的老板貝內特是舊相識,然而他們已經幾十年沒有聯係過了。可是,就在威德找貝內特談話過後的第二天,這家報紙就改變了它一貫的觀點和立場,變成了聯邦政府的堅定支持者。
接下來,威德又出使歐洲,此行的使命是消除南部分離分子在歐洲的強大影響力。他此次行程的第一站是法國。法國皇帝一直都是南部分離分子的支持者,對美國政府的一些做法很不滿,比如下令封鎖查理斯敦港等。法國皇帝甚至下令,禁止法國的商人跟美國有貿易上的往來。但是,天才威德卻憑借他非凡的智慧說服法國皇帝改變了對美國政府的態度。法國皇帝原本打算在國民大會上發表一篇反對美國政府的演講,但由於威德的斡旋,一份敵視美國政府的演講稿最後竟然變身為向美國政府示好的聲明。再接下來,威德去了英國。在他剛抵達英國的時候,正好遇上英國打算出兵跟美國打仗,然而,威德的到訪卻使得英國的輿論態度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機智的工程師
一次,在行軍途中,拿破侖帶著先頭部隊和一名工程師到前麵探路。行進中,一條河橫在了前麵,河上沒有橋,但是部隊必須迅速渡河。
“請告訴我,這條河有多寬?”拿破侖把工程師叫過來問道。
“很抱歉,閣下,我的測量儀器都在後麵的部隊裏,隻有等他們趕上來才能測量。”工程師聳了聳肩,很遺憾地回答。
“我希望你立刻就測出來。”
“這個很有難度,閣下。”
“馬上給我測量出河的寬度,否則就走人。”
工程師哪裏還敢再堅持,趕緊行動起來。他脫下頭上的鋼盔,讓帽簷、他的眼睛,還有河對岸的一點正好在一條直線上。接下來,他努力保持著身體的直立,急速地向後退。等到眼睛、帽簷跟這邊河岸的相應一點正好在一條直線上時,工程師就停了下來。
工程師把自己所處的位置標記好,然後用腳丈量出前後兩點之間的距離。一切都弄好後,工程師對拿破侖彙報說:“這大概就是河流的寬度。”
拿破侖很高興,重賞了這名工程師。
不要讓自己缺乏機智和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