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段羽便又在棋盤上擺起在無量玉洞裏看到的珍瓏來,不一會便擺完,尋常“珍瓏”少則十餘子,多者也不過四五十子,但這一個卻有二百餘子,一盤棋已下得接近完局。本因見這一局棋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長生,或反撲,或收氣,花五聚六,複雜無比。他登時精神一振,再看片時,忽覺頭暈腦脹,隻計算了右下角一塊小小白棋的死活,已覺胸口氣血翻湧。他定了定神,第二次再算,發覺原先以為這塊白棋是死的,其實卻有可活之道,但要殺卻旁邊一塊黑棋,牽涉卻又極多,再算得幾下,突然間眼前一團漆黑,喉頭一甜,噴出一大口鮮血。

本因道:“此局當真是精妙無比,可惜貧僧還不能做到無我無相,不能破解此局,可惜可惜。不如請貧僧的三位師兄弟一起來觀看此局,看看是否能夠破解。”段羽道:“如此甚妙。”當下本因請來本相三人觀看這珍瓏棋局,細細研究,始終不得其法。段羽當然知道這棋局需要先自填一子才能夠破解,但是為了學到六脈神劍當下也裝作不知道解法,同他們一起研究,同時也靠著這珍瓏來提升自己的境界。

於是段羽便日日和幾人研究棋局,幾人的關係也是越來越好,過得半個月,本參放下手中的棋子,歎道:“看來我們師兄弟幾人都還未能參透紅塵,也破不了這珍瓏棋局了,以後不用再看了。”本因幾人也是點著頭。段羽這些天的收獲也是非常的大,通過本因幾人的研究,使得段羽對棋局和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境界也提升到了相當的高度。此時的段羽身上透露出一種很奇特的氣息,讓人一接觸便會感到安心,非常願意同他在一起,當然他自己並不知道自己身上的改變,而本因幾人由於天天和他在一起對他的改變也是沒有發現。

收了棋局,段羽對本因道:“方丈,我在外遊曆時候便聽的武林中相傳我大理段氏有兩門絕學,一門‘一陽指’一門‘六脈神劍’這‘一陽指’從小父親就已經教於我了,隻是這‘六脈神劍’卻一直不得而見,深感遺憾,前幾日聽得‘六脈神劍’劍經就在我們天龍寺當中收藏,不知道能否讓我看上一眼,了卻心願啊。”“這···”本因麵有難色的道:“這祖上立下的規矩是要修練‘六脈神劍’需得道天龍寺出家為僧才行。”“我隻是看上一眼了卻一下心願就可以了,並不會看很長時間的,而且要修練這‘六脈神劍’需要身負深厚內力方可,恐怕方丈也有所不及,小子年歲尚小,恐怕看了想學也是學不會的,方丈也可在一旁看著小子,以免小子抄錄了私帶出去。”段羽笑道。本因想了想,道:“這···你既然也是段氏子孫,帶你去看上一眼,並不教你就是,倘若這樣你也學會了的話,那也不算違了祖訓,那就隨我到‘牟尼堂’去吧。”

幾人又回轉‘牟尼堂’,本因把事情稟告了枯榮大師,枯榮大師早已知道段羽是大理段氏之人,便道:“既是我段氏之人,自觀自學卻也不違祖訓,本因,取劍經給段施主觀看。”本因道:“是,師叔。”當下便去取來劍經放置於段羽麵前。

小菜為了下麵能夠更好的融入天龍的情節,現在又從新開始看天龍的電影和小說了,爭取把章節寫的精彩些,第一次寫書,請大家多擔待些

(本章完)